健康體檢 health examination;health inspection 定義:為了早期發現身體潛在的疾病,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而進行的體格檢查。 學科: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_社區健康管理 相關名詞:健康管理 健康行為 【延伸閱讀】 健康體檢是發現健康隱患、捕捉疾病線索,實現疾病早篩查、早評估和早干預的基本途徑及有效手段,可為后續的健康管理方案和健康指導建議提供依據和基礎。基于多項研究的薈萃分析證實,堅持年度健康體檢能使成年人總死亡風險降低45%。 那么,哪些人需要進行健康體檢呢? 第一類是亞健康人群,即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者,頻繁出現頭痛、疲倦、乏力、周身不適,記憶減退,情緒低落者。 第二類是慢性病高風險人群,即生活方式不良(如吸煙、飲酒、飲食失衡、缺乏體育鍛煉等)者,有慢性病家族史者。 第三類是慢性病人群,即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等。 第四類是特殊人群,即老年人、婦女和職業病患者等。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體檢和疾病檢查并非一回事。疾病檢查往往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聚焦在身體某一系統(如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或某一組織器官(如心臟、腎臟、肺臟、胃腸等),進行深入細致的檢查,目的是查出病因,對癥治療。健康體檢是對全身健康狀況和重要組織臟器狀況進行初步了解和評估,發現健康隱患,程度較淺但篩查面廣。 健康體檢的項目設置,需要遵循科學性及適宜性原則。必須設置基本體檢項目,以便了解全身健康狀況,在此基礎上,再針對不同的慢性病風險個體增加專項體檢項目。 基本體檢項目有:1.健康體檢自測問卷;2.體格檢查,包括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脈搏)和物理檢查(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婦科);3.實驗室檢查,包括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生化檢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尿酸、甲狀腺功能)和細胞學檢查(主要指宮頸脫落細胞檢查);4.輔助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放射檢查和超聲檢查。 專項體檢項目主要以我國高發慢性病篩查為主,其中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應為篩查重點,同時要結合體檢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習慣等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綜合考量確定。 (延伸閱讀作者:《十萬個健康為什么叢書》參編作者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王雅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