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火了。 甘肅政府公眾號發布:22天,276萬人次游客來到天水。 他們只為吃一碗正宗的天水麻辣燙。 這個“五線”小城,一下子火到了全國。 許多人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 但是,你知道嗎? 李白老家是天水。 秦始皇的祖宗在天水開創基業。 杜甫在天水寫過詩。 諸葛亮在天水收伏了姜維。 有人說,8000年的天水,麻辣燙只能排第六。 前面五個是誰呢?且聽詩詞君慢慢道來。 關于天水的13個真相,知道五個,你就是高手。 1.天水,五線小城 天水在甘肅東南方。古稱秦州、成紀、上邽。 面積1.43萬平方公里,比北京小一點,比蘭州大一點,比上海大兩倍多。 天水人戲稱:五線小城。 2.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1958年,大地灣遺址被發現,考古學家發現了8000年—6萬年前的人類活動遺跡。 證實8000年前,天水就有人類在此生活。 3.天水的名字是漢武帝定的 “天水”之名,來源于天河注水的傳說。 秦末漢初時,大地干旱,民不聊生。 忽然,一天夜里,狂風大作,大地裂開一條大縫,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縫中,形成一個湖,名“天水湖”。 “天水湖”很神奇,春天不干涸,夏天不外溢,四季如初。 人們說這河與天水相通。 漢武帝聽到這個傳說后,將湖旁的郡命名為“天水郡”。 算一算,從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算起,天水這個名字,已經有2138年。 4.天水,是秦朝的發祥地 大一統的秦朝,是從天水走出來的。 秦國第一代國君,名非子。是商代名將飛廉之子。 殷商時,秦人先祖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 周孝王時(前905),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在秦邑。 秦邑,并非指陜西,而是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 后來,隨著周室東遷,秦國人逐步東進,最后穩定在陜西關中地區。 5.《詩經·秦風》中的詩來自天水 《詩經》中的精華是“十五國風”。 其中的秦風為秦地民歌,秦地,就是現在的天水。 《秦風》中的名作有《蒹葭》、《無衣》、《小戎》。 換句話說: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這些都是天水先民們創作的民歌。 6.天水是李白的故鄉 大詩人李白祖籍隴西成紀,就是現在的甘肅天水。 西漢“飛將軍”李廣也是天水人。 7.宋朝,又稱天水一朝 歷史上,趙姓宗族最著名的聚居地,就是天水郡。 如果宋朝像隋朝、唐朝那樣,以爵號為國號,應當叫作天水朝。 后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又被稱為天水一朝。 北宋靖康二年(1127),宋徽宗、宋欽宗被擄到北方。 宋徽宗去世,金人追封他為天水郡王,封宋欽宗為天水郡公。 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 8.天水碧,預言了南唐的滅亡 《宋史》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將沒有染好的絲帛放在露天過夜,絲帛沾上了露水,竟然染出了很鮮艷的綠色,因此,取名“天水碧”。 李煜非常喜愛“天水碧”。 后來,南唐被北宋所滅,宮女北上到了都城,還有穿著“天水碧”的衣衫。 碧,諧音“逼”,意為逼迫。 而天水又是趙姓的郡望,宋朝皇帝姓趙。 “天水碧”,即是天水的逼迫來了,趙宋逼迫南唐,南唐快要滅亡了。 有人說,“天水碧”是一個預言,預言了南唐的滅亡。 9.天水在三國時期,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天水被稱為“隴右第一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天水是蜀國和魏國的前沿。 諸葛亮六出祁山,在天水;收伏姜維,在天水;痛失街亭,在天水。 天水,見證了歷史。 10.天水有中國四大石窟中麥積山石窟 中國四大石窟,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耳熟能詳。 第四個是誰? 第四個就是天水的麥積山石窟。 佛教傳入中國后,為了便于膜拜,信徒開始造佛像。 佛像越多,越大,保存越久,福報越深。 信徒們在堅硬的山石上,雕刻佛像,這些帶有佛像的石洞,就是石窟。 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麥積山石窟就開始建造了。 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個王朝、1600余年的開鑿和修繕,現存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979.54平方米。 麥積山石窟為后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 11.天水麥積山住著一位皇后 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發妻——乙弗皇后,長眠在天水。 乙弗皇后德行莊重、寬仁節儉,很受丈夫敬重。 為了緩和和柔然的關系,元寶炬迎娶了柔然可汗之女郁久閭氏。 而后,元寶炬更是廢掉了乙弗皇后,改立郁久閭氏為后。 乙弗皇后奉命去了麥積山,出家為尼,終日禮佛。 可新皇后依然視她為威脅,唆使皇帝令她自盡。 乙弗皇后死后,朝廷開鑿麥積崖石龕將她安葬。后來把這石龕稱為寂陵。 如今,麥積山石窟的第44窟,有一個微笑的菩薩,有“東方的微笑”之稱。 據說,就是乙弗皇后的兒子武都王為紀念母親而塑造的。 12.天水,是伏羲故里 伏羲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據傳,伏羲氏的母親,名為華胥氏,非常美麗。 一天,她去雷澤郊游,游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 好奇心驅使她把腳踏在大腳印上,神奇的是,她有了身孕。 華胥氏足足懷了12年,生下人首蛇身的孩子,就是伏羲。 古人以十二年為一紀,因此,伏羲所生之地,得名成紀。 《漢書》記載:“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所生之地。” 所以,天水又稱“羲皇故里”。 每年6月22日在天水會舉辦公祭伏羲大典,吸引無數游客前來觀禮。 13.杜甫在天水寫下《天末懷李白》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關中鬧饑荒,杜甫攜家人逃往秦州。 秦州,就是天水。 在這里,他有親人,有朋友,可解衣食無憂。 秋天時,傳來了李白的消息:被判流放夜郎。 雖然自己處境不佳,依然擔心著遠方的好友。 杜甫寫下《天末懷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