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這場危機可大可小,關鍵還是要看美國的態度…… 在去年年末分析本輪“巴以沖突”的系列文章中,筆者反復提及一個觀點:以色列求速勝、哈馬斯求拖延。
加沙地帶的哈馬斯武裝力量無論從經濟、軍事、技術等各方面來看和以色列的差距都不是一星半點,這場戰爭被嚴格的定義為“非對稱作戰”,對于哈馬斯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以拖待變。
拖他個曠日持久、地久天長,在加沙這塊極度貧窮且人口密度如此稠密的土地上,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必然會造成“人道主義危機”,而這就是哈馬斯扭轉“戰局”的轉折點。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哈馬斯在苦等的變局終于出現了。
美國“背刺”和“斷交威脅”
25日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了一份由10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共同提交的一份“停火決議草案”,要求以色列在“齋月”立刻實現加沙停火。
此次表決中,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投了棄權票,其余成員國全票贊成!

筆者曾戲稱美國這是投了“半票”,作為常任理事國,美國不否決這份提案,實際上就是同意啦,所謂的棄權只是為了照顧以色列方面的感受而已。對于以色列來說,美國的這一記“背刺”造成的傷害非常大,讓他們后續的軍事行動變得難以為繼。
緊接著,26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如果以色列不遵守安理會要求立即在加沙地帶停火的決議,哥倫比亞就將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系!
哥倫比亞雖然是個小國,沒有什么國際影響力,但在這個敏感時間點放出“斷交威脅”,無疑是晴空中響起的一道驚雷,對以色列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
因為哥倫比亞的表態打響了制裁“以色列”的第一槍,如果后續有更多的國家加入到“威脅制裁”的名單中來,以色列的麻煩可就真的大啦。
以色列方面覺察出危機的味道沒有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很快作出了動作!
抱緊“山姆大叔”的大腿
美國投了“半票”,以色列方面反應激烈,公開嗆聲美國“背叛”了他們。總理內塔尼亞胡甚至取消了以防長的訪美行程,用實際行動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在佩特羅充滿威脅味道的發文警告過后,以色列外交部作出了強硬的回應,表示“不會向任何壓力和威脅屈服”,甚至指責佩特羅是“哈馬斯的支持者”。
但有意思的事情很快出現了,最新消息指出,以色列方面要求美國重新安排被取消的以防長訪美行程!
這說明以色列官方層面盡管保持著“鷹派”的外交底色,但政客們對當前國家所面臨的巨大威脅洞若觀火,因此必須采取行動來降低風險。
以色列的地理位置非常險惡,堪稱是一塊“四戰之地”,環視四周,阿拉伯世界幾乎全部是他們的敵人。因此,想要在中東站住腳,以色列絕對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支持!一些在我們看來很“務虛”的國際社會表態,對以色列來說可是生死攸關的。
試想一下,如果以色列繼續開展軍事行動,從而導致大規模的“斷交潮”到來,那他們周邊的鄰居們會不會蠢蠢欲動呢?即使阿拉伯國家們不動手,類似真主黨、胡塞等堅定的反以武裝組織們會不會發動更大規模的襲擊呢?畢竟以色列已經失去了國際社會支持,真動起手來,面臨的外部壓力會很小!
正是基于上述考慮,內塔尼亞胡選擇了果斷認慫!他心里非常清楚,面對佩特羅的威脅,當下最好的策略就是重新抱緊美國的大腿。

只要美國還站在以色列一邊,那么歐洲就不會倒戈,整個西方社會在外交底色上就依然還會是“挺以”。如此一來,即使最嚴峻的狀況發生,也不會動搖到以色列生存的基本盤。
但同時,以防長重新訪美這件事本身又泄露出了一些新的信息!
頂風干到底 以防長訪美主要是為了和五角大樓的官員進行磋商,討論下一步進攻拉法的軍事行動計劃!雖然美方的訴求中明確提出要以“保護平民”為前提,但這終歸還是一份軍事進攻方案。
此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在決議通過后指出,這份決議對以色列不具有“約束力”,也就是說美國并不放棄繼續支持以色列展開對“拉法”的地面軍事行動。
如此看來,以色列方面還真的有可能會頂風和安理會及整個國際社會干到底!
但無論如何,以色列已經失去了徹底消滅哈馬斯的黃金時間,這場戰爭在安理會決議通過以后,天平已經明顯開始傾斜向哈馬斯。“以拖待變”的策略正在發揮奇效,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策略所能產生的效果還在顯著增強!
穆斯林“齋月”還剩下不到半個月就結束了,這也意味著安理會規定給以色列的最后停火期只剩下不到半個月!何去何從,對以色列和美國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