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彭乙彬
編輯|t
引言
王朝的更替總是伴隨著舊貴族下馬,新貴族登臺。對于1917年的俄國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年份,十月革命帶領布爾什維克黨統領國家,組建了一個強大的蘇聯。但是對于前朝沙俄的保皇黨來說,他們遭遇了嚴重的打擊。
昔日的貴族生活已然不在,他們又該怎樣抉擇呢?
(十月革命)
一、大量白俄羅斯人出逃
1953年在我國的民族識別工作中,將原本的“歸化族”正式恢復了以往的名字“俄羅斯族。”相信許多人有疑惑,中國為什么會出現俄羅斯族群呢?事實上早在雅克薩大捷之后,便有一部分俄羅斯人被送往北京安置。
在清政府晚期也有不少人俄羅斯人,通過內蒙古邊境進入中國。而造成俄羅斯族擴大的事件,還要說到俄國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之后,舊時貴族都反對蘇聯的統治,而這部分人被稱作“白俄”,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家鄉,前往世界各地奔赴新的前程。
(沙俄逃亡)
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已經有150萬白俄人出逃,其中有40萬逃到了法國,還有不少白俄人前往南海地區,也有更多的人選擇進入中國。尤其是在中國的東北、新疆、蒙古地帶,這本身就和蘇聯的土地接壤,也更方便他們逃亡。
比較有錢的白俄人伙同海軍買船,生怕走晚一步,自己的下場就是被布爾什維克滅掉。一時之間,從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紛紛有船只出港,一路上許多港口都有白俄上船,而那些無法上船的只好走陸路,走向東北。
(登船離開)
1922年,白俄將領斯塔爾克統計了這次的出發名單,其中軍人7000多人,難民有2000多人。整個船只極度飽和,又要避免蘇聯的追殺,于是這艘船先是走到了朝鮮。此時朝鮮被日軍占領,日本拒絕他們停泊和上岸。
白俄船到了永興灣再次提出上岸的邀請,日本仍不愿意,好在是歐美的干預之下,才允許老弱病殘上岸,共計5300人。船只繼續航行到釜山,沒被允許靠岸,斯塔爾克只好帶著船只繼續向上海而去。
(斯塔爾克)
等他們到了上海的港口時,上海方面也很為難,北洋政府拒絕他們登陸。英法租界聯系蘇俄,蘇俄表示能接受白俄回國和投降,可偏偏這些人全部拒絕投降。
雙方僵持不下,白俄只好想辦法分小隊慢慢登陸,此舉再次遭到拒絕。這時候有白俄人提出,自己是來投奔親友的,稱在上海有朋友。上海方面不好再拒絕,于是在白俄的懇求以及美國駐中國的紅十字會協商下,決定讓他們先暫時上岸。
(逃亡到上海的難民)
原因無他,只是這些白俄人真的快餓死了。在斯塔爾克的爭取下,中國政府接受了700個孤兒登陸,最后又連帶有親戚的1200人也隨之登陸。而剩下的人,在中國捐獻了物資之后,決定繼續南下,前往菲律賓、澳洲、,美洲等地。
二、在上海的白俄
隨著中國落腳成功,之后又有多批白俄人坐船進入上海,并且找到理由落腳了。陸陸續續大量的別人進入上海,甚至還攜帶了槍支彈藥,更有甚者帶著完整的軍隊而來。其中白俄的一艘船還被張作霖給買了下來,增加自己的軍事力量。
(來到上海的沙俄貴族)
在上海的白俄,大部分都是落魄的貴族,明明窮困潦倒了,還要過著“精致”的生活。從20年代到40年代,白俄一直都在往各地逃亡。《申報》曾發表一篇文章,這些來到中國的白俄了無生機,往往懷著悲憤,在大街上痛哭一場。
但事實上,不干活就沒飯吃。這些沙俄貴族再有風范又如何,還是需要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有的曾是軍人的做了黑社會的打手,有的甚至去偷財物。在40年代曾有一個將軍,任職專門收拾別人扔掉的飯菜的工作。
(沙俄女子)
許多女性為了生存當舞女,有的教育水平高點的或許可以當老師,還有的女性只能去做性工作者,又或者當個小商販。男性當保安、民兵,有的沙俄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只會在家里等著自己的女人來養活自己。
許多女性進入風月場所,在當時“俄國姑娘”就是“白人娼妓”的代表詞。在上海的沙俄人尚且受到租界、政府的管控,而在新疆和遠東的沙俄人,則是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舞女)
三、新疆、遠東地區的沙俄
白俄進入新疆之后,由于這些人大部分都曾是軍人,而新疆當時并沒有過多的武裝力量。內陸內戰頻頻,無法顧及新疆,當時的掌管者楊增新也深刻明白這一點,于是他也算和蘇聯聯手壓制了白俄。
楊增新一面要求進入新疆的沙俄武裝攜出武器,只能在特定的范圍內活動,另一方面向他們的軍隊施壓。在國際法的影響下,的確不少沙俄將領愿意交出武器,被嚴格看守起來。楊增新頂住了英國、舊俄勢力的施壓,死活不讓更多的沙俄入境。
(楊增新)
而這也極大的保證了新疆的安全,當時英國對新疆虎視眈眈,難免不會和竄逃的沙俄聯合起來,搶奪新疆地區。
而在東北,沙俄和日本人為虎作倀。哈爾濱作為交通樞紐,早就存在不少沙俄人,甚至當地還有俄國社區,因此沙俄在東北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發展。十月革命后,大量的沙俄殘兵沿著鐵路,來到了哈爾濱。

(東北街頭的沙俄商販)
1921年1月,有2萬4千多殘兵進入中國,1922年10月又有5千多人進入。根據統計,3萬白俄人住在哈爾濱一帶,2萬多住在海拉爾一帶,在其他東北城市大約有7400多沙俄人。事實上,沙俄前后腳有12萬人進入了中國境內,并且長期生存。
日本人利用這些沙俄的反蘇思想,將他們吸納為自己所用。這些人受過軍事教育,作戰經驗豐富,于是沙俄與日本展開合作,他們開始為日本人出賣情報。日本還層讓沙俄人對中國人下手,組建了白俄武裝,這些人都是親日分子。

(身穿日本軍裝的沙俄)
直到日本戰敗,紅軍才逐漸消滅了這些隊伍。但白俄人大量進入中國,這個不爭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了。他們有的和當地百姓通婚,或者害怕遭到蘇聯清算,也都通通留在了中國。1935年,中國將這些人稱呼為“歸化族。”
不過他們本身并不認可,1953年“俄羅斯族”成為了他們的正式稱呼。他們的后代,現在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比如之前網絡上一個名叫彼得洛夫董德升的網紅,他長著一個典型的俄羅斯面孔,事實上他是第四代移民了。
董大叔表示,自己就是中國人,他去俄羅斯旅游的時候,也依然覺得自己就是中國人。

(董大叔)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那些流亡中國的“白俄”:在新疆發動暴亂、在東北與日本合作.[OL].2017.09.10.
澎湃新聞.白俄流亡者:上海的“羅宋阿大”是怎么來的?.[OL].2022.03.28.
澎湃新聞.100年前,一群老外逃難來到中國,后代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OL].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