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暗又費電。-哦對了,還有“壽命短”。 當我連珠炮一樣輸出的時候,站在我對面的燈店老板都快瘋了。他問我是從哪里得到的這些結論,我說是我自己感覺出來的。 老板說我想錯了,我經歷的那些不好用,都是因為沒選對。 .01款式沒選對 選頂燈的時候,最忌諱的造型就是這樣▽ 裝燈泡的燈,但是它的燈泡是倒著裝的,燈口朝上。這種款式是大忌,見到了一定要躲開。老板解釋說,LED燈泡和白熾燈泡不同: 白熾燈泡是整個發光,LED燈泡是平面發光。所以白熾燈泡可以倒著裝,反正是一個點在發光。LED燈的光線卻是單向傳播,倒著裝,光線就照到天花板上了。 所以這種款式的燈一定會很暗,當你通過增加功率變亮以后,又會非常費電。 .02燈罩沒選對 老板的原話是:“吸頂燈的發光體只占3分,好不好用主要取決于燈罩。”他給我拿出來了店里一個燈罩讓我感受:很硬、一摸就是很廉價的塑料▽ 老板說,這種燈罩就不好。一方面它的透光率比較差,影響光線的傳播。另一方面它的均勻度也不夠,表面薄厚不一,穿過它的光線也會顯得很斑駁。 而好燈罩應該是光滑的,或者用一個雅一點的詞叫“溫潤如玉”。手摸上去是很柔和、很滑的,透過去看內部應該略帶磨砂質感,就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石一樣。 .03色溫沒選對 很多人覺得黃色色溫顯暗,這個認知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之所以很多人覺得黃色顯暗,是因為燭光、白熾燈光都是黃色,這兩種光線又都很暗,就在我們潛意識里將二者劃上了等號。 事實上,亮度與色溫完全無關。色溫真正影響的,是我們的感受:
當然現在很多臥室除了睡覺以外還會把學習桌、辦公桌擺里面,所以臥室里建議使用可變色溫的燈,根據實際需求調整色溫(最好選亮度也可調的)。 .04功率沒選對 真正會影響到亮度的參數其實是“功率”,功率越大就越亮。但有些人比較“貪”,盲目地提高功率,會讓燈光顯得很刺眼。有些人為了省電選擇小功率,則會讓房間變得昏暗。 所以亮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合適最重要。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就是:
比如15㎡的臥室,選一個45W的燈就夠了——如果是吸頂燈的話,就直接選45W的。如果是燈泡的話,可以讓所有燈泡的總功率是45W(比如9個5W的燈泡)。 .05護眼沒選對 “LED燈天生不護眼。” 燈店老板對我說,LED燈從誕生以來就面臨兩種問題:藍光和頻閃。這兩種問題都對眼睛有傷害,所以一度被用戶所抵制。 但現在LED的技術已經提高了,只要你選對產品,就不存在傷眼的情況: ·要選「無藍光」的產品,而且最好要有TüV低藍光認證。 ·要選「無可視頻閃」的產品,記住不是“無頻閃”而是“無可視頻閃”。頻閃無法消除,但只要眼睛看不到、感受不到就可以了(提高閃爍頻率就可以做到無可視頻閃)。 .06造型沒選對 有些用戶還會反應自己家的燈“不好擦”——所以如果你是個愛干凈的人,如果你不想每年都花高價請人清理,就一定要把造型選對。 首先要避開水晶燈,水晶吊墜會令人崩潰。 其次要避開多縫隙的造型,比如前幾年廣為詬病的“羽毛燈”▽ 最后是吸頂燈用戶最容易踩的坑:有的吸頂燈燈罩和天花板之間有一道小縫隙,灰塵會鉆到縫隙里很難擦。所以選吸頂燈的時候,一定要選側邊是平的(垂直的)。 .07質量沒選對 說了這么多,還是沒有說到我認為LED壽命短的問題。老板見我著急了,說是專門留到最后才說的,因為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 ·和小作坊、貼牌產品太多有關系,LED對封裝工藝要求極高,封裝不好就容易短路燒毀燈珠。有的燈珠板為了節省成本把并聯接成串聯,一個燈珠壞了一串全不亮。 ·和用戶的使用環境也有關系,很多用戶家衛生間、廚房、陽臺上的燈最容易壞。是因為這些地方的濕度太大了,普通的LED燈是最怕潮濕的,比節能燈還怕。 所以選購LED燈時也要注意這兩點:要選正規的大品牌,或者堅信“一分價錢一分貨”。錢到位了,質量往往不會太差。特殊房間里要用特殊的燈,濕度比較大的地方要選具有一定防潮能力的燈,這樣才能用得久。 小淵丨文 自攝+網絡(侵刪)丨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