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要想在這個世道當中,更安穩地活下去,就需要有最好的準備,以及最壞的打算。 最好的準備,那是用來應對未來的風險的。而最壞的打算,則用來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避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你認為,未來肯定不會失業,所以毫無準備,也毫無打算。在未來的某一刻,公司裁員了,那毫無準備、毫無打算的你,不就處境狼狽了嗎?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一廂情愿,去賭未來的趨勢。連精英都十賭九輸,就別說是毫無背景、靠山、人脈的普通人了。 未來幾年,給普通人的3個建議——少說話、多賺錢、不負債。 一、少說話——對于任何事,盡量保持沉默。 在這個年頭,普通人特別容易說多錯多。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什么話能說,什么話不能說,我們很難拿捏一個度。 跟別人相處,我們賺了一點錢,就跟別人顯擺,各種炫耀,相信別人就會對我們產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見不得我們過得好,雙方就會鬧矛盾。 出門在外,因為一點小事,而跟別人發生口舌之爭,如果我們所遇到的,是戾氣爆棚的人,那雙方的口舌之爭,就有可能升級成以命相搏的極端事件。 對于某些敏感的事件、話題,如果我們不懂事,隨便亂點評,甚至發表了不良的言論,那就容易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說錯話,在這個年頭,后果很嚴重。 既然我們難以拿捏一個度,那我們不妨轉變思路,做個“沉默”的人。對于任何的人與事,盡量不要說太多,自己心知肚明就好。 保持沉默,并不是軟弱,而是在復雜的環境、時代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此乃妥妥的保身之道,于人于己都有好處。 二、多存錢——存款,才是普通家庭的保命符。 很多人都幻想,這個世界會有救世主,會有救苦救難的神仙,會有拯救世人的上帝。以至于,他們都在幻想當中,越活越痛苦。 首先,這個世界不存在救世主,也不存在救苦救難的神仙,更不存在拯救世人的上帝。其次,退一步來說,哪怕這個世界存在上帝,他也救不了80億的地球人。 大家都生病了,醫院的資源不夠,普通人沒錢就只能等死。這個時候,救世主在哪,神仙在哪,上帝在哪?都不過是我們的自我安慰罷了。 真正能救普通人一命的,是兜里面的存款。資源就那么多,給了有錢人,就給不了普通人。如果普通人缺乏存款,豈不是悲劇了嗎? 要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人是無限的。要想擁有資源,要想過得更好,就只能通過錢財競拍、購買。 老人養老,需要存款;孩子讀書,需要金錢;日常的衣食住行,也需要錢財。所以說,給自己的家庭存一筆錢,盡量保證一家老小的平安、穩定。 三、不負債——輕裝前行,風險逐漸減少。 在這個年代,壓垮普通人的,究竟是什么?兩個字,負債。如雪球一般,越滾越沉重的負債,不僅會壓垮一個人,還會壓垮一個家庭。 有一個報道。杭州的一對程序員夫妻,由于吃了互聯網的紅利,賺了不少錢,所以他們在房價的最高位,買了一套大平層。 夫妻倆都認為,雖然月供都要四五萬,但只要不失業,依舊在公司干下去,就一定可以爭取在二十年內,還清負債。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互聯網大廠在裁員,降本增效的趨勢愈演愈烈,他們也被辭退了。沒有了工作的他們,別說日常生活了,連四五萬的月供都還不起。 他們只有一個選擇,虧本百萬,也要將房子轉手賣出去。等于是,這些年白奮斗了,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 普通人,要量力而行,不要有過重的負債。首先,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失業;其次,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可以收入穩定。風險,始終是難測的。 寫到最后 為什么普通人容易吃虧,被人針對?因為他們既不懂得說話,也不懂得沉默,自然就會說多錯多,得罪了別人。 為什么普通人毫無抗風險的能力?因為他們缺乏存款,被精英割了韭菜,哪怕日常的感冒發燒,他們也不舍得去醫院看病。 為什么普通人害怕失業?因為他們背負了累累債務,一旦他們失業了,那債務的雪球就會壓垮他們的人生。 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在各種問題上保持沉默,不得罪任何人,平時默默存錢,也沒有太多的負債,哪怕風險將至,也能安然無恙。 所以說,普通人就該少說話,多存錢,不負債,這是當下,以及未來的真理。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