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微信平臺涌現的散文,稱得上美文的篇章不少,閱讀這些美文,讀者很欣慰。但也有一些文章美感層次不足,讓讀者閱到的多是堆砌詞語、硬湊句子、邏輯混淆、雜亂無章的文字,難以留下“獲益匪淺”的感悟。 鄙人認為,寫這樣文章的作者,是否能在“求美”方面下點功夫,作些努力。 一是描寫美。作者能將要說的事物、人物,客觀、清楚寫出來,如實不走樣,能夠顯示事物、人物本來美。類似美術作品的素描。 二是意境美。作者能在對自己所寫內容,或對某種思想、觀念表達時,營造一種美的氛圍、意境。這種意境是作者的主觀境界,是別人無法替代創造的。就像美術作品中的寫意。 三是哲理美。作者對所寫內容做了描述后,既抒發了自己感情,又感染了讀者,并能升華到一種哲理層,理出一種新理念,創造一些警句哲言。以情動人,使讀者或喜或悲,激動不已。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就是符合“三美”的好篇章。大量的繪聲繪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這是描寫的美;由景及情,“滿目蕭然,感極而悲”、“寵辱皆忘,把酒臨風”,這是意境的美;最后將所有的景和情的積蓄一起噴發出來,點破一條哲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讀者讀至此沒有不點頭的。而且這千古至理名言,一讀之后永遠不忘。 但愿文友們凝一思于筆端,聚哲理于胸間,為廣大讀者寫出更多更好的美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