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小兒病,稚陰稚陽之體,臟腑機體嬌嫩,宜推拿、按掐、艾灸,少針創傷,以免使小兒受驚嚇而增病。 1.小兒脾胃病 小兒消化不良,取命門,推中脘及兒大指面。 小兒食少,身體瘦弱,灸胃倉。 小兒口臭,推勞宮。 小兒疳積羸瘦,不思食,刺四縫,擠出黏液漸愈。 小兒疳積,不思食,以捏脊法治之。 小兒吐食,取足底涌泉六,男左轉揉之,止吐。如瀉,右轉揉之。女嬰者反此。 2.小兒腹痛 小兒腹痛,針梁丘、足三里,灸天樞。 3. 小兒驚風 小兒驚風,取十宣、十二井、人中,推拿大敦穴。兒眼上翻者以大指甲于小天心向掌心掐之;若眼下翻者,從小天心向大陵掐之 小兒抽風瘛疭,取印堂,灸地倉。身前撲,掐委中;身后仰,掐膝上鬼眼穴(膝眼,左右四個)。 小兒抽風,多發生于高熱病中,急取百會、印堂、瘛脈, 4.小兒遺尿 小兒遺尿,灸命門、關元、心俞、腎俞。 以銀針點按肝俞至白環俞及歸來、關元等 5.小兒咳嗽 小兒平時易外感咳嗽,灸身柱。 6.小兒夜啼 小兒夜啼,大敦、中沖。 7.小兒囟門不合 小兒囟門不合,取臍上臍下各0.5寸艾灸。 8.小兒臍腫 小兒臍腫痛,取命門, 9.小兒語遲 小兒五六歲,語遲不能語者,此心氣不足,舌本無力所致, 灸心俞,則漸可語。 10.小兒痄腮 小兒患時疫痄腮(流行性腮腺炎)重證,可先以三棱針點刺十宣,十二井出血,可迅退熱邪。 11、小兒多涕 小兒鼻涕多而長流者,以艾灸囟會、內庭、命門。 小兒多涕者,亦有脾肺虛者,健脾運牌為主,足三里(少灸)、豐隆、列缺針之。 12.小兒脫肛 小兒脫肛,穴取百會、鳩尾、命門,以艾灸之。 13.小兒重舌 小兒重舌,不必服藥,用刀尖微割兩耳背面細絡,出血一點,其病漸愈。如不瘥(痊愈),如法再割即瘥。此法著效,切不可針刺舌根,使小兒受驚痛而病深。 14.小兒白喉 友人告知席梁丞,路遇一婦背小兒,患白喉咽中腫痹。一農夫見之,在田間撿谷草一節,削利如針,斜刺患兒鼻孔,放出鼻血許多,片刻氣息漸勻,給水能咽下。越一時患兒自起,隨母而歸。 白喉重癥,以針刺兩手少商、商陽、曲池、兩耳后瘛脈穴,放血許多;并拔去天庭發際上至百會穴處之紅發數十根以解毒除熱。并以綠杏二十余個打碎,用醋一碗入罐內煎煮,藥成加入燒紅生鐵一塊,然后罐上蓋厚紙一塊,唯中開一孔,將患兒口對準紙孔熏之,以消腫開咽。 15. 小兒易感證 今時小兒,獨生獨待,嬌慣器重,一染小恙,大多即送醫院,抗生素、清熱解毒消炎頻進,稚陰稚陽之質,不任冰霜之摧損,衛陽之正氣日衰,面色青黃,精神痿頓,不思飲食,動輒感邪,反復治療,病恙纏嬰,舉家不能安泰。治此者,灸治最良。在無外感時,以艾柱或艾條外艾小兒身柱、風門穴,每天一次,艾七次為一療程,大多一至兩療程可愈。治愈后要注意少用抗生素類藥為佳。 16.小兒麻痹 凡小兒麻痹,針灸法亦有良好之療效,但此類病針感較差,醫者要有耐心,細心體會,并施以較重之手法。輕證百會、大椎、曲池、委中刺血,麻痹后遺證者,傷及督脈,加刺后溪、命門、髀關。 ![]() ![]() ![]() ![]() ![]() ![]() 100% 上傳完成 ![]() 等待上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