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與肝、腎、脾三大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系,以痰濁瘀滯為根本病因。如果脾失健運,肝陽旺盛,腎陰虧耗,就容易導致“三高”。  中醫治療“三高”,從調脾、肝、腎三個臟腑入手,用這三個古方平穩調血糖、血壓和血脂。如果經常出現頭重腳輕,眩暈、腿腳發軟的情況,且脾氣急躁、易怒。就說明可能是肝陽旺盛的表現,肝陽旺盛會帶動氣血往上涌,熏擾腦竅所致,此時就容易誘發血壓升高。對于這種情況治療方法多以平肝潛陽為主,可以參考方劑天麻鉤藤飲幫助調理。 天麻鉤藤飲出自胡光慈先生編撰的著作《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也是臨床常用方劑。適用于高血壓初期或未經西藥干預的早期治療。全方合用既息肝風以治標,又補肝腎以治本。方中天麻是治療內風頭痛的常用藥,鉤藤息內風速度最快。二者聯合,共奏平肝熄風的功效。石決明平肝潛陽,除熱;川牛膝防治氣血上逆,協助天麻鉤藤平肝熄風。梔子黃芩能清肝熱,幫助折降肝陽。夜交藤和朱茯神,可以安神定志。諸藥合用加強平肝潛陽的作用,可幫助防止血壓升高。脾不好可能會導致血脂升高。因為脾胃運作失調會產生痰濁,而高血脂多與痰濁有關,痰濁多指脂肪。當體內痰濁過旺,流動到血液中時,就會使血液流動變緩,痰濁堆積越來越多,以致氣滯血瘀痰凝,痹阻脈絡而誘發高血脂。痰濕生成之源在于脾胃。所以要調理好脾胃,幫助化濁降脂。此時,可以參考清脂飲。 本方出自《臨床驗方集》,從調治脾胃立法,以健運脾濕、升清泄濁、活血化瘀入手,幫助清痰濁生成之源。腎臟不好會誘發糖尿病,體現在腎臟上的問題多是腎陰虧耗虛火內生,使火邪上擾心肺,長期以往體內陰液虧損,燥熱偏盛,就容易出現心煩,口渴多飲的情況,這些都是血糖升高的表現。這時調理就得從腎入手,滋陰潤燥止渴,可以參考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出自宋·錢乙的《小兒藥證直決》,是滋補肝腎的著名方劑,屬于補益劑中的補陰方,為腎中真陰虧損、水不生木而成肝腎陰虧證設立的。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可預防腎陰虧虛所導致的血糖升高。目前,六味地黃丸輔助治療腎陰虛誘發糖尿病這項研究已得到證實,被臨床廣泛應用,且有很好的可行性。參考文獻:
[1]羅琦.天麻鉤藤飲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 [2]孫雨薇, 朱麗, and 李宇佳. "六味地黃丸在肝腎陰虛證治療中的藥理作用及應用效果."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