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于1939年9月1日,直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為發起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也是關系人類命運的大決戰。這場由日、德、意法西斯國家的納粹分子發動的戰爭席卷全球,波及世界。在這次大戰中,交戰雙方投入的兵力和武器之多、戰場波及范圍之廣、作戰樣式之新、造成的損失之大、產生的影響之深遠都是前所未有的,都創造了歷史之最。我們歷史地辨證地看待這段人類慘痛歷史,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使人類文明慘遭空前浩劫。 作為身處和平時期的人們,一定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 “當今世界多重挑戰和危機疊加,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各國發展極不平衡,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冷戰思維陰魂不散,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為了解決這些困擾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世界性難題, “人類命運共同體”、“全全球文明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把全世界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愿世界太平,人間安瀾 參考文獻: 二戰中各國死亡人數統計,共死傷1.9億人,及敵我雙方死亡比例,轉自 gdqylzz453 2024-04-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