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四川大學牽頭,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與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光伏發電用關鍵高分子封裝材料嚴酷環境下加速老化機理、壽命預測及調控”正式獲批立項。 4月11日,項目負責人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牛艷華教授帶隊到通威太陽能交流,光伏技術部相關負責人熱情接待并座談。會上,牛艷華教授對通威在光伏組件技術研發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雙方圍繞光伏組件的前沿技術方向,就功能型封裝材料開發、材料和組件性能測試方面展開交流,明確了各自需求與研發任務。 通威自全面開展光伏組件研發以來,在TNC與HJT等高效組件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3年,通威210-66版型HJT組件連續六次打破功率與效率紀錄,12月最高功率755.03W,轉換效率突破至24.31%。在TNC組件方面,通威通過TNC電池+組件技術的融合創新,以管式PECVD ploy沉積技術、金屬化強化技術為基石,疊加組件光學、電學、封裝材料優化,實現了功率躍升。2024年通威182-72版型TNC組件正面功率達到613.2W,較市場同版型尺寸組件功率提高約20W,轉換效率突破至23.74%,刷新了該尺寸下組件的功率與效率紀錄,體現了通威研發團隊追求卓越、不斷超越自我的創新精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支持基礎研究,特別是針對前沿技術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對于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充分彰顯了通威在組件研發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也代表了公司組件開發的技術高度。通威將以該項目為契機,持續推動高效組件的關鍵技術開發與中試研究,進一步深入產學研合作,為解決組件封裝材料在嚴酷環境下長期服役穩定性等科學難題,發展新一代光伏組件技術提供科學指導,有效支撐我國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踐行“雙碳”戰略目標貢獻通威力量。 (通威股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