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曾說:人生雖然痛苦,卻并不悲觀,因為它終抱著快樂的希望。 在上海,有一對來自江蘇的90后夫婦,為了擁有一個溫馨舒適的家,也想讓女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賣掉了老家的大房子,拼盡全力在學校附近購置一套面積約48㎡的老破小。 在決定購買這套房子時,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極力勸阻,無外乎“老破小”不值得,但這位媽媽心里明明白白,知道自家經濟有限,相信潛力無限的老房子,也可以逆襲成溫馨的小家。 房子到手后,資金已經捉襟見肘了,但這位媽媽卻表現出強大的能量,自己設計、買材料、請工人,全程都是親力親為,雖然自己裝修累了點,但能省下不少錢,就算完工后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心里也自得其樂。 全屋采用現代簡約風格,整體布置得簡單大方,每個角落都是自己想要的模樣。 接下來跟隨小本一起去看看吧,希望給現在或未來有小戶型要裝修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平面布置圖 這是一套緊湊型的兩室戶,房型方正,得房率高,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每個空間都有獨立采光,這也是當初買這套房子的最大原因。 由于房子的墻體基本都是承重結構,隔墻沒有做改動,再加上夫婦倆工作較忙,需要老人幫忙照顧家庭。 所以在平面布局上,餐廳和廚房布置在一起,獨立臥室給老人,而最大的房間通過設置上下鋪滿足夫婦和女兒的休息,以及會客、親子、娛樂等多功能的需求,這種“教科書”級別的改造,住一家5口人也不擁擠。 玄關 原戶型沒有獨立玄關,這位媽媽非常機智,利用入戶門背面20公分的厚度,購置一個超薄鞋柜,墻面還安裝水滴形的掛鉤,滿足一家人進出門鞋靴和物品的收納需求。 餐廳 廚房 餐廳和廚房布置在一個空間里,無論是用餐還是端菜都非常方便。 墻地面鋪設灰色磚,搭配原木色櫥柜和餐桌椅,還有玻璃吊燈的點綴,散發出一種清爽又不失格調的魅力。 當陽光穿過玻璃窗戶照進空間的每個角落,這個家的三餐四季都充滿溫度感。 多功能房 多功能房面積約18㎡,擁有兩個窗戶采光。 年輕的媽媽非常機智,靠墻定制了一套2米x2米的杉木板床架,做成上下鋪結構,下鋪的凈高達到1.68米,作為女兒休息和學習空間,而上鋪則是夫婦倆休息空間。 同時利用走道和木質樓梯做儲物柜,1㎡都不敢浪費。 這位媽媽說:給孩子最好的富養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精神的充盈。 所以在家里的每個空間,種滿了各種綠植,大多情況下都是孩子在養護。 小小的兒童房,布置了一張1.2米單人床、書桌和書柜,關上房門,拉上書桌前的窗簾,就是自己的秘密基地。 從細節上看,粉色的座椅和小碎花的床品,彰顯出小女孩童趣童真的一面。 客廳是家人間互動場所,是媽媽最看重的地方,花大價錢購置了一款棕色皮革沙發和古美色的落地燈,搭配灰色的地毯和原木色茶幾,在綠植的點綴下,賦予空間品質與自由的藝術之美。 同時,利用客廳與陽臺的隔墻,打造一個高柜,高處放置不常用的物品,低處則是小孩的專用書柜,拿取方便。 老人房 老人臥室面積不大,布置也比較簡單,根據現場尺寸定制床和衣柜的組合,好在有一個飄窗,鋪上坐墊,給老人騰出一處休閑空間。 陽臺 老房子防水比較差,陽臺的墻地面滿貼灰色磚,除了洗衣設備外,放置兩把可折疊的休閑椅,還有無處不在的綠植。 空閑之余,夫婦倆在這里喝喝茶,看看書,享受一米陽光,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