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兩人,三餐四季;逢年過節,子孫團聚。 在想象中,老人的生活是熱熱鬧鬧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之中有人先走一步,兒女也會各自忙碌。 從老人本身來說,和兒女走得太近,難免日子雞飛狗跳。 因而,老人一個人獨居,是不能完全回避的現實。 如何把獨居的日子,變成享受孤獨的日子,還得從日常習慣做起。 學一學貓的智慧吧,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通透,怡然。 01 不管有沒有人來做客,都要保持房屋干凈。 貓獨處的時候,會找一個干凈的地方,或睡覺,或打坐。 不慌不忙地用舌頭,舔一舔自己的毛發。 就是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貓排泄之后,會把排泄物,用泥土蓋好。 就是流浪貓,比起流浪狗,都干凈多了。很多流浪貓,因為外表好看,被人投喂,在小區里,仍舊混得不錯。 再看看一些獨居的老人,他們認為沒有人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況,就變得慵懶散。 偶爾有親戚來探望,老人的房間里,也是臟兮兮的,甚至味道很大。讓人望而卻步。
飯菜干干凈凈,吃起來,更加美味,也放心一些。洗菜,淘米的過程,也能感受到一日三餐的煙火氣。 衣服干凈,穿起來,才能身體舒服,并且給大家的印象,生活更加體面。 房屋常常打掃,能夠消耗很多的時間,也會給自己更好的生活空間。坐下來看電視,看手機,也會有一種幸福的慵懶感。 窗明幾凈的樣子,給小區或者村里的人,很好的印象,從而大家也能到你家坐一坐。 整理,其實整理自己的人生過往,是給心靈更多的生活動力。
過干凈的日子,自己變得安靜,沒有疲憊感,一個人也顯得貴氣。 干凈的老人,正如一個詞語:“一枝獨秀。” 02 不管有沒有人陪伴,都要出門走一走。 看看貓,你是困不住它的。 你把貓關起來,它都會從圍墻上,翻過去,然后去大自然里走一走。 一根竹竿,一棵小樹,都是貓的梯子,讓貓從家里溜出去。 當然,貓是不會生活在籠子里的。只有鳥,才會在籠子里,享受安逸。 很多老人,一個人獨居,整日不出門,若是外人不注意,還以為某個房間里,壓根沒有人居住。 也許,老人為了生活空間大一些,從幾十平米的房間,搬到了幾百平米的大房子,或者去了有院子的地方。
還是要走出去,透透氣,才能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農村的老人,一個人去菜園里,人在綠油油的菜地,也是菜地里的一道風景。 也有老人去田埂上走一走,能夠發現一年四季的變化。禾苗長高了,那是夏天,稻谷熟了,那是秋天。 聞一聞稻花香,那是很愜意的一天。這樣是感受,在屋里是沒有的。 就算在城里,老人也可以去公園走一走,看看公園里的孩子,就會有生龍活虎的力量。 看一群姑娘在公園里直播,就能接受到網絡里的春天。 還有中年的父母,陪著孩子嬉鬧,你感受到了,那也是一種福氣——隨喜。 當然,你出門的時候,記得帶手機,并且保證手機電量充足,遇到熟人要打招呼。這樣你才不會走丟,遇到問題,隨時可以聯系到子孫。 有興趣的你,可以隨手拍,把美好的風景,留下來。 別以為,一個人就不能行走,就形單影只。只要你融入自然,那么你就會被自然界擁抱。 03 不管左鄰右舍是誰,都要學會善待。 美食家蔡瀾,寫了很多關于貓的文字。
事實上,貓除了抓老鼠,爬樹,遇到危險,才會亮出自己的爪子,平時走路,都是收斂爪子的。因此,它可以被人擁抱。 是的,貓總是惹人喜歡,就算蹲在陌生人門口,也不會被討厭。 要是門口蹲著一只陌生的狗,人就會嚇一跳,怕是瘋狗,或者野狗。畢竟,狗是兇猛的,獸性難改。 獨處的老人,就應該如貓一樣,溫順,讓人喜愛。 看看那些慈祥的老人,獨居的時候,都會被鄰居邀約,一起吃飯,一起去小區里散步。 也有好心的人,看到老人有情況,及時幫助。 長期獨居的老人,遇到好心的鄰居,那能得到很多的關照。
不管鄰居是誰,打個招呼,問候孩子,主動聊幾句,總是沒錯的。不要擺出一種高冷的樣子,更不要看鄰居,都是盜賊。 記住,遠親不如近鄰。 獨居老人,待人和氣,常常幫助需要的人,那么自己的晚年,也會有善報。 04 這是一個好時代,但是我們要去適應。
當我們從夫妻相伴,家人相處,到獨居的時候,就要及時改變自己。 別因為自己一個人,就破罐子破摔,就看誰都不順眼,就邋遢生活。 一個人,也是一家人,哪能不愛自己的家呢? 做人如貓,安安靜靜,干干凈凈,冷了自己添衣,暖了分享給人。 好好活,別浪費余生。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