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影視界曾上演一部深受歡迎的劇集《欲望都市》,該劇講述了四位居住在紐約曼哈頓的女性尋求真愛的多姿多彩故事。 她們對于浪漫愛情的追求雖然殊途同歸,但因為各自的人生經歷與性格特點的不同,她們的愛情道路和最終結局也大相徑庭。 ![]() 無一例外,每個年輕女孩都曾經有過對愛情的憧憬,渴望遇到那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但是,現實的嚴酷往往讓人意想不到。有位來自英國的經濟學教授通過研究計算出,人們遇到真命天子的機率僅為28萬分之一。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難以遇到理想中的伴侶。 因此,不少人轉而希望找到一個能將自己視為掌上明珠的伴侶。 ![]() 你可能不知道,但想要達成這樣的訴求也并非易事。 有社會學家研究指出,那些被丈夫捧在手心的女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特征——獨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觀念也逐漸開放,尤其是女性獨立思想的接受程度明顯提高。 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展現出獨立的一面。 ![]() 那么,獨立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呢? 首先,經濟獨立是基礎。 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中,大多數女性被限制在家中,從事家務和育兒,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同時,她們還必須在婚前婚后服從家庭的男性成員。 在這種環境下,女性幾乎完全依賴于男性,經濟上無法自立,對反抗這種生活方式也無從談起,因為這意味著與整個社會體系作對。 然而,現代女性的境遇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 盡管在某些落后地區,仍存在對女性的壓迫思想,但大多數中國地區都在努力推動性別平等。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現代女性已能擺脫對男性的依賴,實現真正的經濟獨立。 盡管如此,還是有部分女性即便具備經濟獨立的能力,也選擇成為全職家庭主婦。 全職家庭主婦并非不好,但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她們通常面臨著不友好的看法,許多男性對她們還持有刻板印象。 ![]() 實際上,家庭主婦往往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她們的付出常常未被人們所認可,甚至被誤解為只會花錢不賺錢。 世界上有無數女性被甜言蜜語迷惑,認為男人能終生供養她們,但現實卻常常是婚后七年就感到厭倦。
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現實,所有女性都必須直面這個事實: 只有在經濟上獨立的女性,才能真正掌握家庭的主導權,也只有這樣她們才能在職場上持續展現自己的魅力。 這種魅力可能在婚前看似不重要,卻往往是婚后一些男性選擇離婚的借口。 其次是生活的自立。 作為80、90后的獨生子女,他們通常會受到家庭的過度寵愛,這種情形在我國尤為普遍。 從小到大,孩子們幾乎在祖父母和父母的全方位呵護下成長,這導致他們難以在日常生活中獨立自主。 ![]() 父母和祖父母往往出于對孩子安全的考慮,不愿讓孩子獨自面對風險,他們不知道這種過保護實際上可能對孩子的自立造成阻礙。 據心理學家分析,人一生中必須經歷兩大分離:
這里和父母的分離,并非生死分離,而是指父母最終放手,允許孩子自由成長的過程。 比如,在野生動物保護的報道中,大熊貓母親會在幼崽能夠自立后悄然離開,雖然幼崽可能會顯得孤獨,但這是大熊貓母親傳授的生存技能。 如同某首歌曲中唱到的: “我給你最后的疼愛是手放開。” 對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女性來說,她們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丈夫來操心。 ![]() 可能在熱戀時期,男方還能耐心應對,但結婚生子后,當生活瑣事如山大壓來時,很少有男性能夠容忍一個不能自立的伴侶,妻子的情況也是同樣。 再談到人格的獨立。 心理學家認為,人格的獨立即是精神上的獨立。 換而言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們有自己獨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向和目標。 這些人不會被外界的思潮所左右,他們能夠獨立思考,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在思想上或情感上的支持。 ![]() 這樣的女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為她們對世界保持著持續的好奇心,總是尋求探索世界的深層次奧秘。 大家都知道,戀愛通常分為熱戀期和平淡期。 根據心理學研究,戀愛的熱戀期大約持續三個月。 也就是說,戀愛成婚的夫婦最終都會進入生活的平淡期。 除了隨時間轉化的親情之外,夫妻間還需有能夠重新激發彼此興趣的持續魅力。 這正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女性所擅長的,她們不依賴伴侶,也不黏人。 她們對自己的生活有明確的計劃,生活中充滿了豐富多彩的元素,愛情不過是生活中的一種美好補充。 ![]() 這樣的女性能夠不斷為伴侶帶來新鮮感,她們就像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宇宙,總是有探索的價值。 婚姻雖然是現實的,也是嚴肅的,想要維護好這種關系,首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請記住這句話: “若你盛開,清風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