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銘》作者:呂洞賓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 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 白云朝頂上,甘露灑須彌。 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在中國道教的豐富傳統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智慧,其中《百字銘》以其簡潔而深邃的內容,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劑心靈良藥。 修身養性:內在平和的源泉“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span> 呂祖在《百字銘》中的這句話,提醒我們在紛擾的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寧靜。 如同孔子所言:“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保ā墩撜Z·衛靈公》)在自我修煉中,我們找到真正的力量和平靜。 動靜之間,尋找生命的真諦“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span> 動靜之間,我們應如老子所說:“致虛極,守靜篤?!保ā兜赖陆洝返谑拢?,在靜中觀察生命的本質,體驗最深遠的真理。 應物不迷,性自住“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面對世間萬象,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外界迷惑。這與《大學》中的“格物致知”不謀而合,即通過對事物深入的理解,達到真知的境界。 性住氣回,丹自結“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span> 這一過程象征著精神與能量的和諧統一,正如《黃帝內經》所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陰陽調和,普化一聲雷“陰陽生返復,普化一聲雷?!?/span> 陰陽平衡是萬物生成的基礎,這與《易經》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相呼應,強調了陰陽互補、和諧統一的重要性。 白云甘露,長生逍遙“白云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呂祖以詩意的語言表達了修行的至高境界,這與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體現了超然物外的自由與寧靜。 無弦之曲,造化之機“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span> 在靜坐中,超越物質的束縛,聆聽內心的聲音,洞察宇宙的奧秘。這與王維的“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有著相似的意境,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 結語“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百字銘》雖然簡短,卻是修行者通向更高精神境界的階梯。在現代社會,這些古老的教誨依然具有指導意義。讓我們從《百字銘》中汲取智慧,以更加平和、和諧、善良的心態,面對生活的挑戰,共創美好的未來。 來源引用 《論語》 《道德經》 《大學》 《黃帝內經》 《易經》 李白和王維的詩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