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自閉癥,總是能想起電影《海洋天堂》:一個父親傾盡所有,一生守護自閉癥兒子的感人故事。在當前的醫(yī)療技術(shù)條件下,自閉癥仍是世界難題,無數(shù)家長為了孩子的治療操碎了心。 自從西方社會大幅增加疫苗注射的數(shù)目以后,兒童自閉癥的發(fā)病率就一直同步增長。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有因果關(guān)系,但至今沒有科學(xué)的證據(jù)證明自閉癥和疫苗有任何關(guān)系,畢竟,在沒有疫苗的中國古代社會也是有自閉癥孩子存在的,既然中國古有神醫(yī)華佗、李時珍等妙手回春的醫(yī)術(shù),那家長關(guān)心的肯定是古代是怎么治療自閉癥的,效果如何? 清代名醫(yī)葉天士的吳縣老家有戶童姓人家,三代單傳,到他這輩年屆五十才得了兒子小海娃。海娃生得是面如滿月,目若青蓮,老夫妻倆喜不自勝,整天跟寶貝似的呵護著。誰知天不遂人愿,海娃長到四五歲光景,犯了一種“呆病”,成天不言不語,不飲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給他美味佳肴他搖頭不受,見了糞便穢物他歡喜去抓。童老漢什么神醫(yī)郎中都請過,銀針不知扎了多少回,中藥苦湯也不知喝過多少碗,到頭來都療效甚微,小海娃依然如故。聽說葉天士是“天醫(yī)星”下凡,童老漢帶著海娃尋至他的醫(yī)寓館“種福堂”,萬般虔誠求助神醫(yī)救治。 葉天士簡單的診療之后,便把呆癡的海娃領(lǐng)進他的狗舍,關(guān)閉舍門徑自忙別的事體去了。童老漢聽到狗舍內(nèi)傳出“汪汪、汪——”的狗叫,驚恐萬狀,擔心兒子海娃被惡犬傷害。葉天士邊忙著收拾出診器械,邊說 :“無妨,汝可自去。”童老漢戰(zhàn)戰(zhàn)兢兢湊到狗舍旁暗暗觀看。但見剛開始時,海娃和狗狗們互相對坐、對望,慢慢地他忍不住好奇心盯著狗們細看,那些小狗狗竟主動伸出爪子表示友好。海娃一開初似乎很害怕,拒絕接受,甚至不斷推開了狗狗發(fā)出的友好信號。那些機靈調(diào)皮的小狗并不沮喪,不厭其煩地釋放“熱情”,還把小腦袋往海娃懷里蹭,不長時間,海娃接納了狗狗們的示好,主動摸了摸這些小伙伴毛茸茸的臉,觸碰它們濕潤潤的嘴巴,還玩起了推手的游戲…… 童老漢看到海娃不僅沒有受到狗的傷害,而且臉上現(xiàn)出很久都沒有過的笑容,不由心下高興,便問葉大師:這樣一來,海娃倒是成“狗娃”了啊!葉天士道 :“狗娃勝過呆海娃,聰明糊涂一念間!”也不多言。他又給海娃開了“洗心湯”的藥,交代童老漢怎樣煎服,并囑其每日辰時準時帶來,讓海娃做一到兩個時辰的“狗娃”。這樣下來,小海娃和葉天士的那些狗狗們成為了好朋友,每天都玩得很開心。不僅如此,小海娃面色紅潤起來,開始按時吃飯,也慢慢的和家人說起話來。堅持治療半年光景,海娃脫胎換骨,精神煥發(fā),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言語行為如常人無異。童老漢千恩萬謝,對“天醫(yī)星”葉大師敬若神明。 其實,小海娃患的是“自閉癥”,古時候人們把這種病癥歸為癡癥、呆癥或者瘋?cè)瞬 9饭窚仨樁睾瘛崆榛顫姡矚g與人交流。葉天士利用狗狗們這些特點、優(yōu)勢,讓自閉的小海娃與那些小狗日日相處,加之服用其配制的“洗心湯”,使小海娃減輕了精神壓力,心情逐漸開朗起來,最終治愈了他的“呆癥”。 患者一整天不言不語,不飲水也不吃飯,忽然笑出來,忽然唱歌,忽然憂愁,忽然哭泣,給予他好吃的他不接受,給予他糞便垃圾卻不拒絕,給予他衣服不穿,給予他草木的葉子反而高興,有人以為這是精神癡呆了,沒有必要治療。 然而精神癡呆的形成,必定有它的緣由,大致來說這種病發(fā)起于肝氣郁結(jié),而最終導(dǎo)致胃氣衰弱。肝郁則木克土,而導(dǎo)致痰不能夠化解,胃衰則土制水,而導(dǎo)致痰不能夠消除,于是痰積于胸中,盤踞于心臟外圍,心主神明,于是腦中神明不清,而成精神病了。治法宜開郁逐痰,健胃通氣,則心地光明,精神癡呆可以恢復(fù)了。 處方用【洗心湯】: 人參30克,茯神30克,半夏15克,陳皮9克,神曲9克,甘草3克,附子3克,菖蒲3克,生棗仁30克。 水煎半碗灌給他喝,讓他熟睡,等他自行醒來,切不可驚醒他而影響療效。方中人參的作用是開心益智,安精神,定魂魄,在這里應(yīng)該是君藥,所以用一兩。半夏,陳皮,茯神,神曲祛痰消食,菖蒲開心竅,就是西醫(yī)說的作用在腦神經(jīng)。 這類疾病,似乎是有邪祟依靠,然后實際并無邪祟。即便真的有邪祟,不可治邪,補足正氣而邪自然退去。 因為邪氣實是因為正氣虛時趁虛而入了。 這個方子補助正氣,而不驅(qū)邪,所以能夠一劑就有療效,再喝幾劑就可以痊愈。 有人會說這個病既然是正氣虛而沒有邪,為何方子里用半夏、陳皮這么多呢?殊不知正氣虛了必然生痰,不祛痰則正氣難補,為了補正氣而祛邪,正是因為消痰仍然屬于補正氣。 痰消了,正氣就旺了,這個痰就是屬于邪。 補正氣而佐以攻痰,引祛痰之藥直接到達心臟所在之處,以掃蕩這里的邪氣,邪氣見到正氣旺起來,自然消滅于無形之中。 有人認為這個病既然形成是由于郁氣,不解除郁結(jié)而單補正氣以攻痰,為什么能夠這么有效呢? 殊不知精神病的出現(xiàn),最開始雖然是因為郁氣而形成,然而郁結(jié)既然已經(jīng)很久了才形成精神癡呆,他從前的那股子郁氣,久而久之都消亡了。 所以只是補胃氣以生心氣,不必又調(diào)肝氣而舒郁氣了。 這種疾病用【還神至圣湯】效果也很好。 人參30克,白術(shù)60克,茯神15克,生棗仁15克,廣木香9克,天南星9克,荊芥9克,甘草3克,良姜3克,附子3克,枳殼3克,菖蒲2克。水煎服,灌給他喝,任憑他自個兒去睡覺,醒來癥狀就會緩解,變了個樣。 一、老年性癡呆用方 1.輕身飲 來源:《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1991,4:160)。 主治:老年呆病。 組成:茵陳40g,首烏20g,金櫻子30g,葛根20g,澤瀉15g,大黃10g,三七粉5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每分2次服,半月為1療程,每療程后停藥5~7天。 2.健腦化瘀湯 來源:《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7,11:12)。 功用:補腎健腦,活血化瘀,化痰開竅。 主治:老年期癡呆。 組成:仙茅,仙靈脾,熟地,山藥,黃精,何首烏,菟絲子,丹參,川芎,當歸,牛膝,地龍,石菖蒲,遠志,桃仁。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3個月為1個療程。 3.活血通竅湯 來源:《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續(xù)集》。 功用:活血化瘀,通竅醒腦。 主治:老年性癡呆,多梗死性癡呆。 組成:生地15g,赤芍15g,川芎15g,紅花9g,水蛭粉(吞)3g,石菖蒲15g,遠志9g,茯苓9g,黃連3g,通天草9g。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論: 本方的用藥特點是水蛭配通天草, 水蛭味咸性寒,入血分而長于逐瘀,性遲緩則不傷正氣,以祛沉痼瘀積,有利而無弊。 通天草乃荸薺之苗,其性輕清上逸,與水蛭合投,則能引其藥性入腦,剔除腦絡(luò)新久瘀血,俾瘀化絡(luò)通,腦竅復(fù)開。 加生地、赤芍、川芎、紅花活血化瘀, 石菖蒲、遠志化痰開竅,醒腦安神, 茯苓、黃連清心安神。 4.三黑榮腦湯 來源:《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續(xù)集》。 功用:補腎健脾,益精榮腦,化瘀通絡(luò)。 主治:腦萎縮,老年性癡呆等。 組成:黑桑椹子30g,黑大豆30g,黑芝麻30g,黃芪15g,黨參10g,熟地15g,菟絲子15g,枸杞子10g,全蝎10g,地龍10g,水蛭6g,地鱉蟲6g,柴胡6g,羌活6g,陳皮6g,谷芽30g,麥芽30g。 用法:以清水適量浸透藥物約30分鐘,置火上煮沸后,文火煎40分鐘。每日1劑,共2煎,濾渣取汁約200~250毫升,分2次飯后2小時溫服。 加減: 對神志散亂,睡眠不安,夢囈苦笑者,酌加琥珀、遠志、蓮子心、淡竹葉等以清心醒腦; 語言障礙、遲緩不利者,加石菖蒲、廣郁金以通竅解語; 神情淡漠、行為呆滯、記憶障礙者,加蘇合香末入丸,可芳香開竅,提神醒腦; 痰瘀濁邪動風、肢體顫抖、行動困難者,每參以天麻、生牡蠣、白蒺藜等熄風之品; 有中風病史,顏面晦暗,肌膚甲錯,亂夢紛紜,舌暗瘀紫者,可加茺蔚子、丹參、桃仁、紅花、雞血藤等以增強化瘀通脈之功。補腎還可合用五子衍宗丸或右歸丸,或左歸丸以平衡陰陽,益精填髓,健腎榮腦。 祛風藥還可選用防風、藁本、白芷、升麻、蒼耳子、辛夷花等一二味以助氣升陽,共奏健運脾腎、生發(fā)清陽之氣,從而使腦得充分榮養(yǎng)和修復(fù)。 二、胃氣傷成呆用方 1.啟心救胃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功用:生胃氣,消痰。 主治:起居失節(jié),則胃氣傷而痰迷,致成呆病者。 組成:人參一兩,茯苓一兩,白芥子三錢,菖蒲一錢,神曲三錢,半夏二錢,南星二錢,黃連一錢,甘草一錢,枳殼五分。 用法:水煎服。一劑而痰解,再劑而神清、三劑而呆病如失,不再呆也。 2.指迷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主治:起居失節(jié),胃氣傷而痰迷于心脘之下,以致一時而成呆病者。 組成:人參五錢,白術(shù)一兩,半夏,神曲各三錢,南星,甘草各一錢,陳皮,菖蒲各五分,附子三分,肉豆蔻一錢。 用法:水煎服。四劑愈 三、因驚成呆用方 1.收驚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主治:因驚而膽墮,失心如癡。 組成:當歸,山茱萸各一兩,白芍二兩,北五味二錢,附子三分。 用法:水煎服。一劑驚收,二劑再不癡矣,三劑全愈。 2.十味溫膽湯 來源:《世醫(yī)得效方》卷八。 功用:化痰寧心。 主治: 1.《世醫(yī)得效方》: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郁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fù)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 2.《張氏醫(yī)通》:寒涎沃膽,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惡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組成:半夏(湯洗),枳實(去瓤,切,麩炒),陳皮(去白)各三兩,白茯苓(去皮)一兩半,酸棗仁(微炒),大遠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各一兩,北五味子,熟地黃(切,酒炒),條參各一兩,粉草五錢。 《金匱翼》有竹茹,無五味子。 用法: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個煎,不拘時服。 3.變通十味溫膽湯 來源:《中醫(yī)治法與方劑》。 主治:精神癡呆癥,忽悲勿喜,哭笑無常,驚悸失眠,神志癡呆。 組成:橘絡(luò)9g,茯神12g,半夏12g,甘草3g,枳實6g,生地15g,棗仁15g,生遠志6g,石菖蒲6g,竹瀝三匙(沖)。 用法:水煎服。 4.朱砂金銀飾物湯 來源:《千家妙方》卷下。 功用:安神鎮(zhèn)驚。 主治:偶爾受涼,擾及心神。 組成:黨參6g,當歸6g,棗仁9g,柏子仁6g,茯神6g,遠志6g,石菖蒲6g,半夏6g,龍齒6g,牡蠣6g,朱砂6g,金銀飾物各一件(同煎)。 用法:水煎,日服一劑。 5.仙烏豆 來源:《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卷六。 主治:因發(fā)驚癇之后,心神失守而癡。 組成:虢丹二兩,晉礬二兩。 用法:上為末,入一盒子盛,先用蛤粉封口縫,后以鹽泥固濟,炭火煅通赤,放冷,取出研末。以水一斗,黑豆五升,同藥末于鍋中煮至水盡為度,曬干。任意與食,不拘時候。 四、痰迷心竅成呆用方 1.洗心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主治:呆病。 組成:人參一兩,茯神一兩,半夏五錢,陳皮三錢,神曲三錢,甘草一錢,附子一錢,菖蒲一錢,生棗仁一兩。 用法:水煮半碗,灌之。必熟睡,聽其自醒,切不可驚醒,反至難愈也。 2.還神至圣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主治:呆病。終日不言不語,不飲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與之美饌則不受,與之糞穢則無辭,與之衣不服,與之草木之葉則反喜,其起于肝氣之郁,終于胃氣之衰。 組成:人參一兩,白術(shù)二兩,茯神,生棗仁各五錢,廣木香,天南星,荊芥各三錢,甘草,良姜,附子,枳殼各一錢,菖蒲五分。 用法:水煎灌之,聽其自臥,醒來前癥如失。 3.蘇心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主治:人有呆病,終日閉戶獨居,口中喃喃,多不可解,將自己衣服用針線密縫,與之飲食,時用時不用,嘗數(shù)日不食,而不呼饑,見炭最喜食之。 組成:白芍,當歸各三兩,人參,茯苓各一兩,半夏,炒梔子,柴胡各三錢,附子三分,生棗仁五錢,吳茱萸,黃連各五分。 用法:水十碗,煎一碗灌之。聽其自醒,醒來病如失。 4.轉(zhuǎn)呆丹 來源:《辨證錄》卷四。 功用:大補心肝氣血,祛痰開竅。 主治:呆病。終日閉戶獨居,口中喃喃,多不可解,將自己衣服用針線密縫,與之飲食,時用時不用,嘗數(shù)日不食,而不呼饑,見炭最喜食之。 組成:人參一兩,白芍三兩,當歸一兩,半夏一兩,柴胡八錢,生棗仁一兩,附子一錢,菖蒲一兩,神曲五錢,茯神一兩,天花粉三錢,柏子仁五錢。 用法:水十碗,煎一碗,使強有力者,抱住其身,另用二人執(zhí)拿其兩手,以一人托住其下頷,一人將羊角去尖,插其口灌之。倘不肯服,不妨以杖擊之,使動怒氣,而后灌之。服后必然罵詈,少頃必倦而臥,聽其自醒,切不可驚動,自醒則全愈,否則止可半愈也。 5.逐呆仙丹 來源:《石室秘錄》卷六。 主治:呆病如癡,默默不言,悠悠如失,意欲癲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時睡數(shù)日不醒,有時坐數(shù)日不眠;有時將他人物件深深藏掩;與人言則無語而神游,背人言則低聲而泣訴;與之食,則厭薄而不吞;不與食,則吞炭而若快,此等證雖有崇憑之,實亦胸腹之中無非痰氣,故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也。 組成:人參一兩,白術(shù)二兩,茯神三兩,半夏五錢,白芥子一兩,附子五分,白薇三錢,菟絲子一兩,丹砂三錢(研末)。 用法:先將各藥煎湯,調(diào)朱砂末,與半碗服。如病人不肯服,以炭烙之,欣然服矣;又烙之,又服半碗,然后聽其自便。病人必倦怠欲臥,乘其睡熟,將其衣服被褥盡行火化,單留身上所著之衣,另用新被蓋之,切不可驚醒。此一睡有睡至數(shù)日者,醒來必覓衣而衣無,覓被而被非故物,病人必大哭,然后又以前藥與一劑,必不肯服,即烙之炭亦斷不肯,不妨以鞭責之,動其怒氣,用有力之人將前藥執(zhí)而灌之,彼必大怒,已而又睡。此時斷須預(yù)備新鮮衣服被褥等項,俟其半日即醒,彼見滿房皆是親人,心中恍然如悟,必又大哭不已,諸人當以好言勸之,彼必說出鬼神之事,親人說幸有某人治療,已將鬼神盡行祛遣,不必再慮,聽之欣然而病亦全愈。 方論:此方妙在大補心脾,以茯神為君,使痰在心者盡祛之而出,其余之痰藥,又得附子引之,無經(jīng)不入,將遍身上下之痰,盡行祛入膀胱之中而消化。白薇、菟絲子皆是安神妙藥,而丹砂鎮(zhèn)魂定魄,實多奇功,所以用之而奏效也。 6.壽星丸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