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讀書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學有所成,順利當官,以此來改變自身的階層和命運。本質就是,想要成為“人上人”。 從古至今,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如此,自己不能落于人后,不能受制于人,不能活得卑微,所以他們都為了“成為人上人”的目標而奔波忙碌。 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人上人”,關鍵要看這5個條件。 條件一:背景——決定人生的起點。 在人情社會,要想做事,就需要講“背景”。你是領導的孩子,他是流水線工人的孩子,那你跟他的起點,始終是不一樣的。 越有背景,起點越高,越有生活的選擇權。有些時候,不是你選擇了生活,而是你的背景如何,讓生活選擇了你。 白手起家的劉備,拼死拼活都要維護“大漢皇叔”的頭銜,因為“大漢皇叔”的背景很重要,這是成事的基本條件。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是靠岳父郭子興的家底發家致富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老婆馬秀英的幫助,朱元璋的創業經歷,會更加波折。 背景這種東西,越往上流社會越重要。因為上流社會的資源,全靠“親緣”和“血脈”傳播的。 條件二:痞氣——成事的必備條件。 民國怪才李宗吾先生說過,從古至今,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都免不了“臉厚心黑”。 所謂的“臉厚心黑”,就是如今我們經常聽到的“厚黑學”,臉如城墻厚,心如煤炭黑。做到這兩點,所有的君子、小人,都不是你的對手。 “厚黑學”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呢?就兩個字,痞氣。所謂的痞氣,就是果斷、狠辣、靈活、懂得變通的品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漢高祖劉邦,臉厚心黑到了極致,一身痞氣,到哪都能吃得開,也混得好,無數兄弟跟著他打天下。如此,他就成功了。 有人會說,溫柔點,不行嗎?當個普通人,溫柔點問題不大。如果想要做事業,想要成功,那溫柔就是取死之道,好比項羽,婦人之仁,放過了劉邦,最終害死自己。 條件三:魅力——左右逢源的本質。 有一個詞,相信我們經常聽到,人格魅力。這人有人格魅力,就肯定會有人跟著他混,跟他混的人越多,那他的勢力就越強大。 東漢末年的曹操,為什么可以在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因為曹操有著一定的人格魅力,甚至有著極強的領導魅力。 許攸連夜投靠曹操,曹操聽到后,連鞋也不穿去迎接他,一下子就安定了許攸。許攸心悅誠服,獻上火燒烏巢的計策,幫助曹操贏得官渡之戰。 人格魅力這種東西,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都是人,怎么別人就跟著曹操混,而拋棄袁紹呢?就是人格魅力的問題。 前者,雷厲風行,殺伐果斷,待人接物有禮有節,一看就是做大事的料。后者,猶豫不決,各種拖延,終究只是庸才。 條件四:認知——對于世道、人心的了解。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從表面上看,是錢財、名利、地位,可從實際的角度來說,是一個人的認知。 最淺顯的例子。你讀過書,接受過高級教育,知道整體的運行邏輯。而他沒讀過書,啥也不懂,總是被人忽悠。那你跟他,就存在認知的差距。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人性?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 其實,我們只看到了表面。不論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本質都是“人性本私”。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也是唯利是圖的,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善惡表現。 先搞清楚人性,再摸透世道的潛規則,然后順著世道、人心的規律去做事,基本上會無往而不利。那些做生意的人,不都是精通人性的老江湖嗎?
條件五:運氣——各種偶然、隨機的變數。 上文談到的背景,是地利;上文談到的痞氣、魅力、認知,都屬于人和。有了地利以及人和,那還缺什么呢?就是天時。 天時,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人之運氣。你運氣如何,決定了你會遭遇什么變數,最后收獲到什么樣的結果。 舉個例子。你在春天播種,希望秋天可以有個好收成。如果你運氣好,所處的環境風調雨順,那你就有好收成了。反之,運氣不好,所處的環境各種天災人禍不斷,那基本就沒有好收成了。 清代詩人趙翼有詩云:“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到老了才明白,很多事都是天意使然,不是人力所能強求的。 成敗,也是如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豈能強求。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