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觀點 剛剛救出孫悟空,唐僧便開始施展PUA之術(shù)。 1 1 唐僧拜別唐太宗,西行取經(jīng)。在電視劇中,就是一人一馬而行,沒收三個徒弟之前,孤苦伶仃,方顯取經(jīng)之悲欣。 但原著中,這么一位名滿天下的高僧,唐太宗是不舍得讓他單人獨騎,勇闖天涯的。 唐僧身邊是帶著兩個仆從,結(jié)果遇到妖怪,兩個仆從被吃掉了。妖怪沒來得及吃唐僧,被太白金星救了。 唐僧落單,走了半日,遇到猛虎,被劉伯欽救下。好漢劉伯欽家族有點勢力,他一直保著唐僧,到兩界山,就是原來的五行山,救下了孫悟空。 原著更符合常理,畢竟兩界山已經(jīng)到大唐國境了,唐僧如果一個人就從長安走出了大唐國境,有這種實力就沒必要收徒弟了。 但電視劇更渲染出取經(jīng)的艱辛,并且省略了不少情節(jié),也是不錯的改編。 接下來就來到重頭戲,唐僧解救孫悟空,并收其為徒,這個情節(jié)差別不大。 唐僧收孫悟空做徒弟后,第一件事是給猴子起了個諢名。孫行者。 這個橋段,很有深意。 孫悟空這個名字,是菩提祖師給猴子起的。而豬悟能、沙悟凈這兩個名字,是觀音菩薩給起的。 唐僧收服三個徒弟后,都分別給起了個諢名,“孫行者”、“豬八戒”、“沙和尚”。看來收徒起名,是個連貫動作,必要程序。 按正常邏輯,既然唐僧自己給徒弟們?nèi)×嗣郑移鹈碛蛇€是“卻好呼喚”,那么在日后取經(jīng)路上,唐僧理應(yīng)按自己起的名字稱呼徒弟們。 但實際上,唐僧卻很隨心所欲。我們經(jīng)常聽到唐僧的呼喊“悟空、悟空、八戒、八戒”,卻從未聽唐僧喊過,“行者、行者”。這名字不是白起了嗎? 那么唐僧給徒弟們起名,就不是為了便于稱呼,而是為了樹立威信。取名的目的,是正名分,定尊卑。我不管你們之前師承何門何派,既然歸入我門下,一日為徒,終生為子。 其實細(xì)品唐僧,真是個職場高手。 對上面的領(lǐng)導(dǎo),佛祖、菩薩,唐僧既忠誠又恭順,動不動就磕頭,領(lǐng)導(dǎo)虐我千百遍,我待領(lǐng)導(dǎo)如初戀;對手下的徒弟,上來要定尊卑、定規(guī)矩,然后各種PUA,不講理,到了有些虐心的程度。 唐僧雖然不會法術(shù),看似傻白甜,但是懂人心、懂管理,難怪人家能取經(jīng)成功。隨著劇情推進,咱們慢慢講。 另外,如果我們細(xì)推敲三個徒弟的姓名來歷,也可以洞悉如來佛祖的謀略之深邃。 三個徒弟這個“悟”字的輩分,最早是菩提祖師給孫悟空起的名字。菩提祖師弟子的輩分,是按照“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來排布的,排到孫悟空,正好是“悟”字輩。 我們講過,菩提祖師應(yīng)該就是如來佛化身而成,但如來佛為了掩人耳目,故意把自己裝扮成了佛非佛、道非道的含混姿態(tài)。 電視劇中,讓菩提祖師和弟子們,都穿著道士服。但這十二字輩分,可著實是佛家的典故。真實世界中,少林寺的輩分,正是按如下排布的: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周洪普廣宗,道慶玄同祖。清凈真如海,湛寂淳貞素。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 比如著名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就是“永”字輩。 兩者比較一下,菩提祖師家的輩分,顯然是從少林寺中化出來的,少林寺總不是道家。 少林寺的輩分,是元代高僧雪庭禪師定下的,明代的吳承恩寫《西游記》,自然方便參考。 唐僧慧眼,當(dāng)孫悟空跟他說了自己的法號之后,唐僧第一句就是:正合我們的宗派。 觀音菩薩給老豬、老沙起法號,都跟著孫悟空同一輩。這也證明,悟空作為早已內(nèi)定的取經(jīng)大徒弟,是佛祖與菩薩,心照不宣的事。 如果佛祖不是菩提祖師,仨徒弟都遵循人家菩提家的輩分干什么?不得跟唐僧一樣,重新起法號嗎? 大圣啊大圣。你最早叫悟空,那是天上的龍鳳。結(jié)果被打下來,現(xiàn)在叫行者,那只是地面上的猴子了。 悟空很輕松打死了六賊,對原著來說,這叫“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孫悟空打的不是六賊,而是心魔。 佛教思想中,“眼耳鼻舌身意”,這叫“六根”,“見聞嗅味觸知”,這叫“六識”。六根、六識,即是“色”之來源。 悟空擊殺六賊,就是摒除“六根六識”,進入佛法“空”的追求。 西游記原著對于佛教思想的宣傳,還是下足筆墨的。電視劇則沒有這個思想包袱,于是六賊就只是六賊,沒有這些奇怪的名字。 但電視劇渲染情感,則高出原著一籌。原著的殺六賊,純粹為了宣揚佛法,六賊與其他情節(jié)沒有聯(lián)結(jié)。 而電視劇改編為,六賊因搶劫收留唐僧師徒的陳老漢一家,而被孫悟空殺死。這樣一來,孫悟空殺六賊,是為了保護陳老漢一家,情節(jié)更為連貫。 悟空殺掉六賊,引起唐僧的絮叨,結(jié)果悟空一氣之下,反出師門。看來悟空除心魔,還沒除干凈,還是個刺頭,這就需要最后一道鎮(zhèn)壓,緊箍咒。 觀音菩薩飄然而至,扮作老婦人,將緊箍咒送給唐僧。菩薩飄然飛去,唐僧納頭拜領(lǐng)導(dǎo)。菩薩又去點化了剛從龍宮出來的悟空,勒令悟空回到師父身邊。 悟空回到唐僧身邊,半哄半騙的戴上了緊箍咒,從此徹底淪為馴順的打工族了。 戴緊箍咒這個橋段,原著中,純粹是唐僧騙悟空戴上的,而電視劇中,則是猴子好奇害死貓,自己戴上的。兩項參照,電視劇還是愿意談情,更為溫馨。而原著更愿意談佛,更講因果。 原著中的唐僧,手段更加老辣,撒謊騙人,連臉都不紅的。該騙要騙,該狠要狠,這才是駕馭屬下弟子,不二法門。 大話西游中,孫悟空是自愿戴上緊箍咒的,西游記中可不是。 星爺好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