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錯”地方就避開,順其自然,從而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明知當時諸侯大都崇尚霸道,還是不遺余力地宣揚王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庖丁和孟子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學生佳作 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高一11班高藝銘 刀起刀落,避其筋骨,這是庖丁順其自然的智慧;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孟子逆流而上的果敢。星河流轉,塵世紛繁,逆流而上與順其自然之泉,相此交響,素湍回旋。唯有靜心將其調和,才能奏響和諧美好的音律,走向無比光明的明天。 順其自然不是消極無為的逃避,而是堅守本心的執著。 溯流光,我看見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即使兩鬢斑白卻仍舊熱切盼望北伐之事,保家衛國是他一生的執著追求;“算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縱然蘇東坡曾多次被貶謫南荒,他依然秉持著樂觀曠達的態度,一蓑煙雨任平生。數今朝,我看見周國勇以鉚釘見匠心,赤心鑄戰鷹。在不斷變通、攻克技術難關之中,他堅守著自己報國的初心,那0.01毫米的誤差,是他不變的追求。而反觀那固執的項羽,最終只落得自剔而亡的下場。于順其自然中執著堅守,方能于人生的海洋中穩泛滄浪空闊。 逆流而上不是一腔孤勇的沖動,而是挑戰自我的勇敢。 在冬奧會女子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最后一跳關鍵時刻,谷愛凌毅然放棄了原先的策略,選擇挑戰自己先前從未完成過的高難度動作。最終,她挑戰了自己,讓世界看到了她的不畏懼、不害怕。為祖國贏得了尊重和榮耀。逆流而上是見機行事的智慧,是勇于嘗試的勇氣,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果敢。秉持一顆勇于逆流而上的心,讓繁化為簡,讓曲化為直。“條條大路通羅馬”,每條荊棘叢生的路徑,遠方都是開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順其自然煙消云散,逆流而上次第花開。 順其自然,逆流而上,方可描繪出繽紛的藍圖,邂逅春和景明的春天。當今世界,云譎波詭。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捍衛和平,發展經濟,成為我國發展的中心任務;然而,逆全球化暗流涌動,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橫行。中國當緊緊地拉起世界各國的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與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相契,與美國橫行霸道的單邊主義相違,方能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我輩青年當逆流而上勇于超越,順其自然靜待花開,昂首走在春暖花開的大道上,春光暖暖,星光熠熠。 順其自然以致遠 逆流而上顯擔當 高一11班 朱煥柯 孫文先生曾有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意在告誡世人順其自然,掌握規律。正如莊子《北冥有魚》中“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然愈是浪高流急之處,愈有人逆潮而動,正如《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明知當時形勢,還是毫不疑慮宣揚王道。吾輩青年應順其自然行穩致遠,亦應逆流而上彰顯使命擔當! 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守莊子之道也,曉萬物之規律。 順其自然,是李白筆下的“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的草榮木落,是柳宗元筆下“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枝繁葉茂,是莊子筆下庖丁“批卻導窈”“因其固然”的游刃有余。小米創始人雷軍敏銳抓住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風口,順勢而為,短短幾年坐上國產手機的頭把交椅。世間萬物,日月興替,自有規律。順風而行,是不費吹灰之力到達成功的彼岸。 道阻且長,逆流而上,守孟子之道也,破寒冬之堅冰。 余光中言:“在逆風里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追逐的天空愈是烏云彌漫,前行的道路愈是荊棘密布,遙想古今,無數仁人志士,無一不堅守恒心。遙想司馬遷忍辱負重終著史家之絕唱;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成就春秋霸業;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終成一代名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少年更當躊躇滿志,以雄心壯志沖破云霄,以堅韌撕裂暗夜。 溯洄從之,持之以恒,守初心之源也,終可見萬木皆春。 蘇軾強調:“守其初心,始終不變”。哪怕歲月漫長,也要永遠記住最初的初心。錢學森,程開甲留學在外,放棄高薪回國研究核武器,只因在堅守一顆愛國奉獻的初心;樊錦詩在敦煌莫高窟踽踽獨行十余年,她說:“我躺下是敦煌,醒來還是敦煌。”只因在堅守一顆工匠傳承的初心;黨的紅船穿今跨古,前行百年不迷茫,是因堅守一顆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青年的我們應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勇氣堅守初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以織就錦繡燦爛。 前路漫漫亦燦燦,生逢新時代,此亦春潮澎湃,此亦波譎云詭,作為青年的我們要審時度勢,順潮而行;也應勇擔責任,逆流而上。方有萬丈高樓平地起,金光灑遍高樓頂,俯瞰滄海桑田之日。 順其自然以尋捷徑,迎難而上以拓荒土 高一11班 彭景晨 人的一生是伴隨著無數困境,面對各式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如庖丁一般尋找自然規律巧妙化解;亦可以像孟子一般直面困境,迎難而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吾之見:在生活中應順其自然以尋捷徑,迎難而上以拓荒土,唯有如此方可解開人生謎題。 循自然之理,順其自然方可尋到捷徑,解開謎團。 世界萬物的存在皆有其原理,順其原理探究,遠比古板解答更快捷。近代科學家牛頓,在被蘋果砸到后追尋宇宙的原理,順其自然摸索物理定義,最終造就了牛頓三定律的偉大成就。正是因為牛頓遵循自然之律,才得以輕松解開宇宙給的謎題。因此面對問題,我們亦是需要源其根本,順其自然才能夠找到更簡潔的方法。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迎難而上才能拓一片荒土,達成功之岸。 “短跑健將”蘇丙添一度為腰傷所困,險些結束職業生涯,但他迎難而上,成為第一個站上100米賽跑領獎臺的亞洲人;江夢南半歲時因藥物致失聰,卻懷著“知其不能,日新月新”的積極心態,砥礪前行,最終考取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安徽碭山縣的李娟,長年臥病在床,卻用嘴咬著觸控筆做電商,迎難而上,帶領村民走向富有。他們的行為無不體現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心理,以迎難而上的精神開辟了一片未來,拓廣了前進的方向,走上成功之路。為此我們也要有迎難而上,堅持為理想奮斗,不懼前路艱險的精神。 順其自然尋捷徑,迎難而上以拓荒土。唯有兩者相結合才可以行穩致遠,解開疑難。 在二十世紀的初期,瘧疾席卷了我國。屠呦呦在當時落后的技術、簡陋的條件下她仍迎難而上,毅然帶隊投入艱苦的科學研究及藥物研發。面對藥物萃取的問題,屠呦呦順其自然,循著疾病的病理于古籍中覓得“水煎法”制取出了名動天下的“青蒿素”。正是她以迎難而上的精神探求創新,順其自然地尋找解決方案才得拯救千萬生靈。亦是兩者的有機結合,造就了一代諾貝爾獎得主。 于我們而言亦是如此,面對困境不可知難而退,定要迎難而上,以順其自然的方式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這樣在充滿挑戰的人生中才能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順自然之風,揚有為之帆 高一11班 蘇菲 春寒料峭之中,蘇子順其自然,也可“一蓑煙雨任平生”;“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陸游堅持探索,也可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盛景。人生路迢迢,我們當揚順其自然之風,揚積極有為之帆,方可抵達勝利的彼岸。 無為而治,可得享人生樂趣。 道門有云:“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合一”。這正是古人所示的人生觀,順其自然,天人合一。張志和既使身處困境,卻可“笑著荷衣不嘆窮”。劉禹錫身處陋室,并自有“調素琴,閱金經”的一番雅致;李白一生坎坷,總會吟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灑脫。他們或旅途坎坷,或志潔高雅,或豪放不羈,都于自然中尋得人生一味真藥,縱使萬物如何,我自從中尋得人生樂趣。正所謂草木枯榮皆萬象,人生盡在轉輪中,不必執著于人生一隅,順其自然,人生自會有別樣的風采。舊的土壤仍能開出新的繁花,我于窗前靜閑獨生,自看得窗外云舒風卷,蓮酒兩不耽。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可獲別樣人生。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自有不同意志,不同做法。生生不息的生命,都寄寓著頑強的意志。且看“鋼腿女孩”牛鈺,在失去雙腿后重振旗鼓,毅然走上上海時裝周的舞臺,這是生命別樣的風采;蘇炳添曾一度被腰傷和骨裂所困擾,但他憑借頑強的意志走出低谷,成為第一個站在男子百米決賽跑道的中國運動員;安徽碭山縣的李娟,常年臥病在床,卻咬著觸控筆做電商,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那些在生命中的奮斗,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跨越,終會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匯成生命的無限精彩。 順其自然,迎難而上,是人生不同的生命風格,二者互補,舞出生命繽紛色彩。自然同樣,人也如此。但切忌一味地順應亦或一味地守己,這只會致使懦弱或自大在心中立根發芽。自我的本心,應由我們自己來恪守,做到順應與守己齊飛,方可得秋水共長天一色。日借人間二兩墨,提筆丹青贊人生。 順應與守已本就是兩姊妹,它們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不可分割,二者皆不可被舍棄。世間的一切奇遇,往往是為了給世人帶來轉機。且讓我們早立鴻鵠志,固守本心,在轉機中順應自然,才可得書寫屬于我們的璀璨華章。 順其自然于心,逆流而上于行 高一12班 金熙博 庖丁順其自然,孟子之其不可為而為之。在逆境面前,二人的道路不同,但他們都得到了自己的所求之道。可見順其自然和逆流而上并非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而是同一株樹上的花和葉。 順其自然,縱使山重水復,也終將尋得柳暗花明。 正如《西游記》中所說:“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知不可為,則不為。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雖曾“揀盡寒枝不肯棲”,但赤壁之山水為其胸懷,“一尊還酹江月”與過去告別,同自己和解,終而“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即使身處海南島,也能“不辭長作嶺南人”。劉禹錫接連被貶,雖然只有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也覺得“惟吾德馨”而長呼“何陋之有”。即使二十三年,處于“巴山楚水凄涼地”,也能“病樹前頭萬木春”。逆境之無為,是東坡之選擇,是劉郎之天性,面對自然萬物,縱使滄海桑田,也能尋得心之所往之地;即使處于山高水深的困境之前,保持豁達,便可自助。心懷坦蕩,順其自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渡船人”。 逆流而上,即使道阻且長,也會尋得在水一方的伊人。 鯉魚唯有逆流而上,才能越過龍門,化魚為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即使山高水遠,也會尋得歸宿。孔子周游列國,明知收益微乎其微,也敢毅然決然地上路。最終成為儒家之集大成者,其名流傳千古;宋濂即使“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也終“弗之怠,不敢稍逾約。”最終成為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少陵野老,一心為國,縱使年邁多病,身居草堂,也直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雖未成,但是“杜甫”之名卻永遠銘記于百姓心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縱使是以卵擊石之勢,也必將流芳百世,使后人銘記一生。 時間的齒輪不停歇,歷史的車輪永向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將兩者合而為一,方可譜寫新時代華章。 君不見百年前,無數仁人志士以逆流而上之心,不畏風雨,不懼磨難,方使得中華民族站起來;君不見百年后,千萬中華民族以順應自然之心,因地制宜,方使中華大地上生機勃勃。作為新時代青年,應將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相結合,方能青春年華不負華夏。 順應自然,縱使四季流轉也能心之所往。逆流而上,即使暴雨來襲,也會扭轉逆境。可能時間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可能收益微乎其微,然而值得你去懷念。 順其自然于心,逆流而上于行。 明執著與順其自然,展騏驥之躍 高一12班 安星樂 人面對世間百態總有多樣選擇,或道家的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或儒家的積極入仕,執著追求;或陰陽家的陰陽雙生,辨證而詩......諸子百家的思想蘊意頗深,唯我們明執著自然之道,方可解決前路荊棘,展現騏驥之躍。 執著不是倔犟不知變通,而是堅定理想與目標,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堅持。 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魯迅等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為了中國的后世開展新文化運動,執著追求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國帶來了一線生機,縱前路高巖不可攀,也要堅持向前。那位擁有"禾下乘涼夢"的少年,在自己還只是一名鄉村教師時就敢于和國際大師叫板,在眾的人的“討伐”中堅守自我本心,執著追求,最終培育出雜交水稻。前人的生動事跡,向我們證明了執著之道的可貴,彰顯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使命感。 順其自然不是“躺平”“擺爛”的心態,而是依照事情的發展順勢而為的智慧。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時,依照牛體的自然結構練就了一身解牛的高超本領。順其自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體現。老子在著下《道德經》后歸隱山林,留給后人無為而治的思想。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執政規律,摸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跨上新臺階,使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由此可見,順其自然背后的無限智慧。 執著與順其自然結合,可使我們乘風破浪,到達夢想的彼岸。 我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在實驗幾次陷入難關時,并未放棄,而是堅守一腔信念,最終“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古籍中獲得啟迪,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天道輪回,成功就隱藏在那執著與順其自然的背后。撒貝寧曾言:“如果命運是最差的編劇,那我們就要做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演員。”是啊,也許我們是那生于陰暗角落中毫不起眼的苔花,縱使沒有陽光的慷慨傾酒與青眼有加,我們也要迎難而上,找到那道通往成功的大門。 執著是前路高巖不可攀,也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自然是前路迷茫不可走,也要堅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依余拙見,執著與順其自然并存,是實現青衿之志的重要途徑,執著與順其自然并舉,讓我們共賞人間秋色,體會人生百態。 順應中執著堅持,高歌闊步行 高一12班 王文茜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百世滄桑,有多少逃避膽怯之輩被吞噬于時代浪潮之下;人世千年,有多少偏執頑固之人墜落于萬丈深淵之中;萬古曠世,唯順應自然而執著堅持之人勇立于潮頭之上。依吾見,順應自然的同時執著堅守,才是開啟人生新洞天的密鑰。 順應自然者,靈活應變,不拘囹圄,不至窮途。 誠如庖丁,避開“技經肯綮”,而游刃有余。順應自然不是逃避怯懦,而是對時勢規律的精準分析,把控。張良在劉邦事業乘興之際,預感到未來的結局,便轉而避開了政治矛盾與斗爭的漩渦中心,成為“漢初三杰”中唯一全身而退的人。清朝張英面對自己家人和鄰里的矛盾,修書一封“讓他幾尺又何妨”,巧妙化解了鄰里之間的院墻糾紛,還成就了一段六尺巷佳話。順應自然,是把握規律,是機智應對,是對不必要發生的矛盾進行適當的規避。 逆流執著者,砥礪奮進,不忘初心,不醉于世。 恰如孟子,在列國尚“霸”之風中,推行王道。逆流而上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對真理的堅持與探求,是在約定俗成中保持自我意志,思考孰是非。西歐封建社會,宗教之風盛行,教會所倡即為真理,似乎是人們心照不宣的法則。而那些科學家,則敢于冒火刑風險,宣揚不同的主張。哥白尼與教會“地心說”相抵的“日心說”,促使人們重新關注并思考宇宙浩瀚,離真理更近一步。執著堅守,應是在浩渺無極的信息與權威之中,尋得真理。 將順應與執著相結合,便又成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正所謂“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與芥子之間相互包容的哲學關系,也是順應應變與執著本念之間關系的印證。逆流堅持是奔向目標的態度,而順應自然則是通往目標的方式。特斯拉在發現自己的交流電設想與愛迪生的直流電帝國相悖,二者無法達成合作后,便放棄了對他抱有的希望,轉而另辟巧徑,最終成就了如今的交流電時代,而在順應變式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由此可見,順應自然與執著并不相悖,反而相輔相成。勿將順應自然當成逃避與膽怯,勿將逆流而上當作偏執頑固,南墻頭破血流。 只有做到順應與堅守并濟,才能立千仞之崗,濯萬里之流,在新時代中,新征程上昂首高歌,闊步前行! 順其自然與執著并行,奔赴遠方 高一12班 周澤宇 《庖丁解牛》中,庖丁遇到牛“筋骨交錯地”方就避開,這是順其自然。《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明知當時諸侯大都崇尚霸道,還是堅持宣揚王道,這是堅持執著。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吾輩青年唯當將順其自然與堅持執著并存,可無愧天之驕子的“人才”之名,肩負起治國經邦的“人才”之責。 順其自然不是敷衍,而是竭盡所能后的不強求。 借著東風,諸葛亮火燒赤壁,扭轉兩軍陣勢。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正是竭盡所能之后的順其自然。老子推崇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所謂“無為”,并非兩手空空,一事無成,“無為”其實應該是“有為”,百姓有六尺巷的教化,帝王可垂手而治,“無為”即是“有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若不去遵循,則只能是自食惡果。拔苗助長,換來的結果只能是在別人收獲的季節,自己卻是一無所獲;欲速則不達,換來的結果只能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因此,只有順其自然,彼此之間才能有所成。 堅持執著不是死板,而是拼盡全力后的不放棄。 蘇軾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愚以為,過人的智力僅是人才的外顯性標志,堅定高遠的志向才是人才的根本特質。“執著”是屈原行走在修遠漫長的征途中求索的探問,是杜甫攀登崎嶇陡峻的山路后一覽眾山小的渴望。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涌現出卓越的人才:葉嘉瑩九十高齡仍登臺演講,守護中國詩詞文化不滅的華彩;屠呦呦歷經千百次試驗終于提取青蒿素,拯救萬千病患于危難;樊錦詩守望大漠四十載,助力敦煌文化煥發出穿越時空的生機。古人言,業無高卑志當堅。吾輩青年也應盡早明確心志,樹立理想,為來日成才奠定思想的根基。 朋友呵,順其自然與堅持執著相伴而生,相隨而行。看吧,前面就是康莊大道! 不論是去年的“淄博燒烤熱”,還是如今的“南方小土豆勇闖哈爾濱”,都是這兩座城市順著社交話題引爆文旅消費的潮流,堅持執著地發展自身特色獲取了文旅關注,這不僅促進了他們自身的旅游發展,還為中國各個旅游城市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典范。這正體現了順其自然與堅持執著的相互促進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人才”需要歷練,需要思想的引領。吾輩青年只有順其自然,執著堅持,方可于錦時筑夢,迎芳華灼灼。 迎難而上乘風起 順其自然踏浪行 高一12班 靳璐佳 孟子明知諸侯崇霸道而仍推行王道,這是一種逆流而上的勇氣,庖丁遇筋骨交錯而避,這是一種順其自然的通達。何抉于迎難而上與順其自然之間?吾以為,迎難而上乘風起,順其自然踏浪行,方可于新局中辟新路。 迎難而上不是莽撞沖動,考慮不周,而是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氣與勇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歷史泛黃的真跡之中,吾窺見戊戌變法中仁人志士的堅定。面對封建勢力的鎮壓與迫害,守舊派的頑固強大,迎難而上,在逆流中奮楫行,讓“戊戌六君子”存于世人心中,新思想涌入人群;“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于國家危難之中,八路軍們征戰戰場,英勇無畏,用迎難而上的勇氣,擊退了敵我力量懸殊的日本侵略者,使我國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鑄就了彪炳史冊的成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鄧稼先,于敏,孫家棟等科學家投身科研事業,迎難而上,填補了中國科學技術上的空白,使得“兩彈龍吟起大漠,一曲高歌響太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可以讓我們乘風而起,扶搖萬里。 順其自然不是消極逃避,回避困難,而是把握規律,游刃有余的姿態與智慧。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不于宦海中沉浮,順其自然,追求本真,在歸隱田園的生活中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寧靜閑適;蘇軾的一生顛沛流離,常常被流放于各地,但他順其自然,“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他游刃有余的生活姿態;李大釗曾說:“我們應該順其自然,立在真實上,求得人生的光明。”此言得之。“24歲村長”張桂芳,想盡辦法讓村里人致富卻屢屢失敗,她卻沒有放棄,因地制宜,順應自然,最終找到了黑米這一適應在該村生長的作物,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順應自然,可以讓我們踏浪而行,高歌奮起。 迎難而上需勇氣,順其自然需豁達。憶往昔,博古通今;明當下,砥礪前行。唯有將迎難而上與順其自然有機結合,融會貫通,才能走向成功,成大業。 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既為水稻營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符合其生長習性,順應自然,又開拓創新,迎難而上,不顧外國媒體和專家的質疑,培育出了高產的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由此可見,如若想要取得成功,二者的結合是多么的至關重要。 迎難而上乘風起,順其自然踏浪行。吾輩應將其二者記于心中,匯聚點點星光,終聚璀璨星河。當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敢闖敢拼,在人生道路上順其自然,踏實前行,千帆過盡,成功的彼岸定會赫然現于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