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八號瞄準4月25日20時59分發射。今天(24日),本次任務的飛行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與公眾見面。航天員李廣蘇是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當中的新面孔,也是第三批18位航天員里唯一的文科生,經過三年多的刻苦訓練,他完成了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 飛行員→航天員 今年36歲的李廣蘇出生在江蘇沛縣。高中時期,他夢想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鷹翱翔藍天保衛祖國。后經過嚴格選拔,李廣蘇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加入到飛行學員的隊伍。  正式開啟飛行員的生涯之旅后,理論學習階段,李廣蘇在文科生的隊伍里成績相對不錯,沒有遇到太大困難;第一次由后艙的飛行教員帶領著飛翔藍天的時候,他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難題。先一步飛上天空的隊友告訴他,飛行的感覺很刺激、很好玩兒。輪到李廣蘇的時候,他才發現,初教機座艙里的汽油味兒、天空中的氣流顛簸,并不總是令人興奮和愉快。航天員李廣蘇:我慢慢開始變得不舒服,甚至有點想惡心嘔吐。但我知道,如果在天上嘔吐了,就有可能面臨停飛,所以我一直在忍受著。 后來,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李廣蘇不斷克服、忍耐、調整自己的狀態。直到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開始獨自駕駛戰機飛行,他才找回了自信。李廣蘇表示,自己之前飛的是國產的三代半飛機,執行了很多任務,那些都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2018年5月,我國啟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這個消息,讓符合各項選拔條件的李廣蘇十分興奮。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李廣蘇從眾多報名參選的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中的一員。△李廣蘇(左)、葉光富(中)、李聰(右)
李廣蘇表示,聽到這個消息后很驚訝,感覺有點不真實,反復進行了確認,“終于如愿了,加入到光榮的隊伍里”。 
“感受到堪比重備高考的壓力” 作為第三批18位航天員里唯一的文科生,航天基礎理論課程,讓李廣蘇感受到了堪比“重新備戰高考”的壓力。李廣蘇表示,當初學理科比較吃力,所以才選擇了文科,沒想到多年后,還是沒能逃過要學理科的命運。
航天員李廣蘇:我比較焦慮,因為好多東西老師一講,戰友在下面頻頻點頭,但我真聽不懂。我就經常私下問戰友、老師,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包括高數,誰能想到這么多年后我還會把它翻出來再學一下? 李廣蘇介紹,那段時間,他和隊友們度過了許多個不眠的夜晚。“在學改裝機型理論時,理論有及格線,但從沒有人說多少以上是及格,大家都是奔著100分去,能考100分堅決不考99分。”除了基礎理論學習,前庭功能的訓練對李廣蘇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忍著,通過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旋轉,讓自己去適應,最后很從容地完成了。”
按照航天員訓練大綱,第三批航天員開展了八大類、百余項的訓練。從身體到意志的磨練,從耐力到專業知識的提升,這些都是成為航天員的必經之路。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李廣蘇完成了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入選神舟十八號乘組。 
航天員李廣蘇:經過了基礎理論、專業理論以及方方面面的訓練,基礎打得比較牢了,再加上整個乘組的磨合訓練,執行任務的底氣越來越足。
“穩穩當當走好每一步” 對于李廣蘇來說,從守衛祖國領空到探索浩瀚太空,為國出征的步伐同樣堅定。 李廣蘇表示,不管飛行員也好,航天員也罷,都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在為國家作貢獻。“很期待看一看脫離大氣層以后的星空,到底是什么樣的景象,出艙的時候更期待了,看著我們腳下的地球一圈圈地轉動,應該會非常美妙。” 從文科生到飛行學員,再到入選神十八乘組,李廣蘇的職業履歷,在外人看來,或許是高歌猛進、格外順遂。他卻說,自己像是一只領悟能力并不那么強的“小蝸牛”,在網絡世界,李廣蘇給自己的微信取名“狂奔的蝸牛”。“在個人成長進步的道路上,穩穩當當走好每一步,堅定走好每一步。哪怕我是一只蝸牛,我也要狂奔起來,奔向宇宙、奔向太空。”我們的夢,時代的夢。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伙伴洋河·夢之藍M6 邀您關注航天特別報道,關注央視新聞,見證中國航天前行的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