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是比出來的。畢竟沒有比較,就沒有優劣。消費行業里,貴州茅臺是第一標桿。愛美客、芯動聯科、石英股份等公司,憑借跟茅臺相似的凈利率,進入到我們的視野當中。 新能源汽車里,特斯拉是第一標桿。哪家汽車公司的毛利率比特斯拉高,才代表在汽車行業中,有了一席之地。 2023年特斯拉毛利率為18.3%,放眼整個A股,僅有5家汽車公司毛利率超18%。去掉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中集車輛3家主營商用車的公司后,還剩比亞迪跟長城汽車。 而且長城汽車跟比亞迪的差距并不大,不到1.5個百分點。 ![]() 比亞迪的強勢,大家都很清楚了,2023年拿下國內市場汽車銷量、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汽車銷量的雙料第一。 而長城汽車的成長邏輯,還未被明顯發掘。
一是海外有銷售溢價,像比亞迪漢EV在國內售價18萬,國外售價高達70萬;二是出海增速更快,2024年預計汽車國內銷量跟出口銷量的增速分別為3.8%、25.4%。 從海外銷量來看,2023年奇瑞、上汽、長城、吉利、比亞迪位居前五。比亞迪由于之前出口銷量基數低,增速比較快。除此之外,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以105.6%、82.5%的高增速,居于業內領先地位。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海外總銷量為140萬臺。2020-2023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從7.01萬輛提升至31.6萬輛,海外市場營收占比也從6.44%提升至30.66%,成長很快。 從最新數據看,出口銷量依舊保持高增速。2024年一季度長城汽車銷量27.5萬輛,同比增加25.1%;海外銷量為9.28萬輛,同比增長78.5%。短期來看,海外市場的銷量還是不用擔心的。 此外,俄羅斯、東南亞和拉美市場,是海外市場最主要的增量來源,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泰國、巴西等地均有在建或在產工廠,巴西整車工廠將在2024年投產開工,產能儲備充足。
中汽協預測,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50萬輛,同比增長22%。2024-202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從1.3萬億增至3.9萬億,成為各車企的必爭之地。 雖然在新能源汽車轉型這塊,長城汽車的反應比較遲緩,但重視程度很高。 首先,是戰略傾斜。 長城汽車旗下共五個子品牌,哈弗、坦克、魏牌、長城皮卡、歐拉,均已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從差異化定位市場的策略轉為打造明星大單品的路線。 ![]() 其次,是技術儲備。 公司混動、純電、氫能3條技術路線均有布局,智能駕駛、智能底盤也有技術儲備。目前已發布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氫能源商用車也開始小批量生產并交付用戶使用。 從結果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業務轉型十分成功。 畢竟長城汽車這種老牌燃油車企,汽車口碑與產品質量都過硬。 2020-2023上半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3%提升至25%,鑒于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為31%,2024年有望突破40%,預計這塊業務仍有成長空間。 ![]() 同時,也帶動長城汽車的業績不斷增長。 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1732.12億,同比增加26.12%,創下成立以來最好業績,一舉改善前兩年營收規模增長緩慢的局面。2023年單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20.27億,同比大增1818%。 那么,長城汽車還有什么其他亮點嗎?
汽車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每賣兩輛越野車,就有一輛是坦克。 越野SUV分為硬派越野與輕越野,在硬派越野SUV這一細分賽道中,長城汽車具備絕對的統治力。以2023年10月國內硬派越野車銷量為例,長城汽車銷量合計近2萬輛,市占率高達87%,幾近壟斷。 ![]() 此外,長城哈弗H6被稱為一代神車,在汽車SUV市場中連續100個月銷量第一,憑著極高性價比從合資車廠那里搶了不少市場份額。 在硬派越野車市場中,長城汽車深耕超20余年,車型布局也最全,領先優勢明顯。 第二,盈利能力強悍 整車廠是非常卷的,從特斯拉不到20%的毛利率就能知道。在國內汽車廠商,長城汽車的盈利能力算是第一梯隊,除了比亞迪外,只有長安汽車能與之抗衡。 廣汽集團、上汽集團、賽力斯、北汽藍谷等公司,毛利率都跟長城汽車差了一大截。 ![]() 蜂巢能源前身是公司動力電池事業部,名義上獨立出去了,實際上還是一家的。所以公司動力電池自供率較高,也能降低不少成本。 并且,長城汽車銷售均價不斷提升,2010-2023年從6萬增至14萬,有望延續上升趨勢,帶動盈利能力持續攀升。 隨著人們對汽車舒適性、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高,2023年價格在10萬以下的汽車,市場占比下降至20.7%,10萬-20萬的汽車市場占比提升至47.3%,跟公司主流產品售價重合度較高,后續有望帶動汽車銷量上升。 總的來看,長城汽車出海邏輯非常明確,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轉型也很成功,日后業績不會出現大問題。 加之公司在汽車越野SUV賽道中,市場占有率極其高,未來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因此截至2023年底,共411家機構持倉,易方達與社保基金也在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