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借助互聯網強大的觸角,讓互不認識的人像買賣商品一樣完成借錢過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金融業態,也讓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得到升級。 溫州市民諸葛忠誠最近干了件新鮮事,看到一家網絡平臺上掛出了小企業主林大鵬的借款信息,就把錢借給了素不相識的對方。 少的幾百元、多的幾千元,好幾個放款人的加入讓林大鵬五萬元的借款需求幾個小時就達成了,這是溫州金融改革試點中推出的新招:民間撮合借貸。也就是,借助網絡借貸平臺,把普通放款人和數以萬計缺資金的小微企業主們連在一起。借款方發布借款需求和利息,放款人自主選擇是否借款。當然,利息根據央行對民間借貸的規定:不能超過24%。 原來,為了保證資金安全,網貸公司已經對林大鵬做過詳細的入戶調查,并且根據房產等評估出借貸的額度,信息也都在網上公布。如果還款記錄好,以后借款的金額還會提高。 網貸平臺還會把借貸資金的一部分作為風險撥備,放款人遇到損失,撥備金就可以先行賠付,由網貸平臺的擔保公司負責追索。 借助互聯網推出的網貸,雖然有一定風險,但高收益仍吸引了不少有閑散資金的放款人,民間資本與小額貸款實現了更有效的成交。 互聯網還牽手商業銀行,帶來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的升級。做汽車銷售的阮經理這邊點擊幾下鼠標,向銀行提交了一份貸款申請,那邊30多臺汽車已經開始從幾千公里外的車企庫房往外調運。 全新模式讓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變得更高效。銀行貸款申請審批、買車申請發送,汽車制造商接收銀行放款、物流公司配送車輛,原來多個相互獨立的商業行為,在互聯網金融下變成了一連串的化學反應。 這個被銀行稱作在線供應鏈金融的網絡業務,把銀行和企業的上下游串聯在一起,信息交互更有效、資金融通也更高效。 |
|
來自: 昵稱64125136 > 《PoP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