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 位于陜西南部,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漢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之美稱,被譽為“秦之咽喉”、“蜀之門戶”,這里藏著許多寧靜古樸的美好風光。 一起來看漢中名列前5批中國傳統村落的最美5大古村落,你去過幾處? 1 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青木川村 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位于寧強縣,陜甘川三省交界,有“雞鳴三省”之譽。 ![]() 青木川因一個川道內有一棵青木樹而得名,因魏輔唐和古建筑而名聲大振,曾是入川的要道之一,秦蜀之咽喉,商賈云集之邊貿重鎮。 ![]() 青木川如同其名字,有著英雄與浪子的氣息。這里,曾有一段傳奇的故事。民國亂世中成就了傳奇人物魏輔唐。他出身貧寒,十六歲加入紅幫,二十二歲殺死舵爺,一統青木川。雖一介草莽非等閑之輩,利用青木川特定的地理環境,自成一統,開創了青木川的盛世。開辦洋行、商戶、茶館、酒店,青木川逐漸成為三省交界的經貿重地。 ![]() 電視劇《一代梟雄》主人公何輔堂的原型就是魏輔唐,生動詮釋了亂世中的一代梟雄。其取景地也正是青木川古城。 ![]() 如今歲月變遷,青木川褪去曾經的繁華和熱鬧,安靜而不動聲色,蛻變成了一個'世外桃源'。 ![]() 最值得一去的回龍場老街。從南向北,兩側明清民居錯落有致地連綴在一起,每一處窗欞、門楣都精雕細琢,古樸典雅。 ![]() 漫步老街,蜿蜒800多米的青石板路旁,260余間明清古建筑房屋留存至今。由魏輔唐興建的老式店鋪,似乎仍訴說著青木川往昔的開放與繁華。作為曾經入川的要道之一,老街有著大量保存完好、風格迥異的古祠、古棧道、古建筑等歷史遺跡。 ![]() 煙館,是一個青木川別具特色的所在。榮盛魁旱船房別有特色,一座三層船形建筑,雕梁畫棟,設施豪華,是當時三省邊界有名的娛樂場所。 ![]() 寧靜的青木川,金溪河繞鎮而過,河床曲折,似一條玉帶蜿蜒。襯著鎮中古樸的建筑,青磚黛瓦,水波粼粼,一派和諧美好的樣子。 2 漢中市城固縣上元觀鎮樂豐村 城固縣上元觀鎮樂豐村,“上元觀”古鎮核心區,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 古鎮北依漢水、南屏巴山,占地324畝,起于唐末宋初,為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5年)邑人進士、江西巡撫張鳳翮倡建,距今近400年的歷史,素有“千年古鎮,漢水商堡”之美譽。這里集古建、紅色、商貿、美食、民俗、宗教六大元素于一體。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豆腐制作技藝”,也是“漢中面皮”的發源地。古鎮布局呈“龜”形,象征吉祥、長壽、平安,兩縱六橫四街十九巷分布均勻,擁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遺存。 ![]() 古鎮由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四條街組成,直通鎮外。東街東西長150余米,南北兩側共有居民70戶、南街南北長270米,南北兩側共有居民123戶、西街東西長110米,南北兩側共有居民55戶、北街南北長130米,東西兩側共有居民84戶。城墻為磚土結構,并有東、南、西、北4個城門,四個城門樓建筑獨特,別具一格,尤其是東門樓,活像漢中城內的鐘鼓樓,分三層,飛檐畫棟,底闊頂尖,高聳入云,遠遠看去十分壯觀。 ![]() ![]() 古鎮境內現存明清建筑群體一處,東西寬450米,南北長480米,總面積約21.6萬平方米 。建筑均為清代建筑,街道為土石路面,沿街建筑多為3進、4進或四合院型,穿斗式、雕花筒瓦坐脊,小板瓦屋面,廊坊、門窗及閣樓扶手大多有陰刻及浮雕紋飾。一層仍做商鋪使用,一層大多閑置。古建筑群保存較好,結構完整,規模龐大,地方建筑特點鮮明,有漢中地區古代建筑的明顯特征。 ![]() 據介紹,1932年12月徐向前元帥曾率領紅四方面軍經過這里,最重要的會議“上元觀會議”就在鎮上衡家大院,會議遺址還在。古鎮的風韻,吸引了不少國內影視界來這里拍電視劇。 3 漢中市留壩縣城關鎮城關村 漢中市留壩縣城關鎮城關村,這里的留壩老街聞名遐邇,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 ![]() 留壩縣,歷史上即為南北通衢,素有「秦漢咽喉」之稱。留壩廳老街地處留壩縣城中心城關村,全長約900米,始建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直到今天,老街仍然是留壩現有的兩條主街道之一。 ![]() 整個留壩老街依山而建, 清靜悠遠,四周皆山,保留了眾多的古老建筑。從寫著「老街」牌匾的的門樓下進入,青石板路是這里唯一的主路。木質結構的明清式老建筑分布在街道兩側,古樸素雅,頗有韻味。 ![]() 如今不少充滿文藝范兒的網紅店紛紛入駐這條古樸的老街,各類文藝的書店、茶社以及賣土特產的老鋪子,都值得品味、打卡、拍照。一條充滿市井煙火氣的街巷,在這里可以感受傳統與時尚。 4 漢中市留壩縣留侯鎮廟臺子村 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又稱留侯古鎮,因西漢第一謀士張良在此遁世隱居而得名。 ![]() ![]() 東漢末年張良廟修建于此故名“廟臺子村”,三國時期這里是連云棧道重要的驛站之一。如今這里,不僅有聞名遐邇的張良廟,也有風光秀麗的紫柏山,自然與歷史的交匯,讓這座秦嶺古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人前往參觀、游覽。青石板路、古街古跡、久遠的傳說,都讓這里別樣靜美。 ![]() 張良廟也叫漢張留侯祠,背靠紫柏山,最高建筑“授書樓”屹立山巔,掩映在紫柏青松之間,雄偉壯觀。最早由張良的10世玄孫張魯所建,后損毀,現在的張良廟為明清時代建筑,為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常住。 ![]() 進入山門可看到進履橋,過橋后可看到保安觀、主殿靈霄殿和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以及馮玉祥將軍所立的石碑和南、北花園等。整座祠廟建筑群琉璃彩繪、氣勢雄偉,既有殿宇莊嚴之勢,也有園里秀美之景。 5 漢中市留壩縣江口鎮磨坪村 漢中市留壩縣江口鎮磨坪村,名列第5批中國傳統村落。 ![]() 位于漢中市最北端,地處留壩縣與太白縣交界位置,其中許家山是磨坪村保存完整的一處自然村,古居最為聞名遐邇。許家山古民居坐落于磨坪村東北方向半山腰處,選址四面環山,幽靜清閑,周圍有農田百畝,傳統農耕文化濃厚,寧靜古樸如同隱世桃源。 ![]() 許家山現存21處傳統舊民居星羅棋布散落在百余畝土地上。既有大戶人家半圍合院落,也有平民百姓單體土坯房,彼此都通過通幽曲徑的小路相互連接起來,使各個住宅巧妙地互聯互通,儼然構成了一幅錯落有致、別開生面的和諧生活畫卷。 ![]() 磨坪村境內有著名的歷史文物古跡——褒斜古棧道。在磨坪村附近棧道遺跡隨處可見,著名的有24孔棧道遺址。 |
|
來自: 仿彿pe3fpi77p2 > 《待分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