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主管藥師 周嘉黎 編排:東莞市樟木頭醫院 主管藥師 劉永德 ![]() 無花果屬桑科榕屬(亦稱無花果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又名隱花果、蜜果、奶漿果。無花果是世界上古老的果樹品種之一,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歷史。在《圣經》中,無花果被稱為“天堂之果”;在地中海沿岸各國以及我國的維吾爾族人民心目中,無花果是祛除病邪的“圣果”。 很多人都以為無花果沒有花,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這種植物因花小,藏于花托內,外觀只見果而不見花,故名“無花果”。 無花果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它香甜如酥,營養豐富。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2009)》,每100克無花果可食部分含有能量65千卡,蛋白質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6克,膳食纖維3克,多種維生素如胡蘿卜素30微克、維生素C 2毫克、維生素E 1.82毫克,豐富的礦物質,如鈣67毫克、磷18毫克、鉀212毫克、硒0.67微克。其所含的18種氨基酸中有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 ![]() ![]() 其實,無花果不僅是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水果,還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保健價值的中藥材。 《本草綱目》中記載:“無花果……主開胃,止瀉痢,治五痔、咽喉痛。”無花果味甘,性涼,歸肺經、胃經、大腸經,具有清熱生津、健脾開胃、解毒消腫的功效。尤其在夏季,無花果更受到注重養生人士的歡迎。 促進食欲 ![]() 無花果健脾開胃的功效可以見證于很多醫藥典籍中,《食物本草》言其“開胃,止瀉痢”。《云南中草藥》中記載,它能健胃止瀉、祛痰理氣,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無花果所含的蛋白質分解酶、脂酶、淀粉酶和氧化酶等酶類,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幫助消化。 清熱解毒 明代的《滇南本草》中記載,無花果“敷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癩、癬瘡、黃水瘡、魚口便毒、乳結、痘瘡破爛。調芝麻油搽之,神效。”簡單地說,將新鮮無花果搗碎與芝麻油調和外敷,有助于治療腫毒。在夏季,身體很容易受到一些病毒、細菌的入侵,所以吃一點無花果很有好處。 不僅如此,無花果的葉和根也可入藥。無花果葉多用于煎水熏洗外治,一般治療痔瘡腫毒。明代的《本草匯言》中記載了其“去濕熱,解瘡毒”的功效。無花果根則主治筋骨疼痛、痔瘡、瘰病。 生津利咽 《泉州本草》中有“治咽喉刺痛,無花果鮮果曬干,研末,吹喉”的記載。民間還常用無花果治療咽喉疾病,比如用無花果鮮品或干果適量,加入冰糖和水燉服,用來治療因肺熱導致的咽干、聲音嘶啞等也有效。 根據無花果的此效用開發出了一些復方制劑,如主治急性咽炎風熱證及肺胃蘊熱證的復方無花果含片。 ![]() 有利心血管 無花果里面含有大量的鉀元素,能保持血壓的平衡,所含有的果膠以及可溶性纖維能防止膽固醇沉積,還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和脂肪酶,能幫助降低血脂,從而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 ![]() 無花果配伍的常見方 ![]() 健脾養胃 鮮無花果1~2個,早晚各吃1次,適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慢性咽炎 鮮無花果5個,切片,麥冬12克,金銀花20克(1日量)。用白開水浸泡半小時后代茶飲。連飲5~7天。 痔瘡出血 未成熟的無花果2個,早晚各吃1次,能清熱消腫,潤腸止血,適用于痔瘡疼痛、出血。 ![]() 無花果外用方 ![]() 外痔脫肛 ①鮮無花果葉若干,水煎后趁熱熏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一般一次可止痛,3~5次痔核萎縮。 ②鮮無花果葉若干,水煎后洗患處,每日2次 ,每次10分鐘 ,洗后立即將脫出部分托入肛門內,再用毛巾蘸藥液熱敷肛門10分鐘,療程2~4天。 癰疽疔瘡 無花果適量,切碎曬干后研細粉,加入冰片少許,用香油調成糊狀敷患處,24 小時 1 次,療程一般用 3 次。 ![]() 最近的研究發現,無花果對癌癥有顯著抑制作用,其抗癌功效得到世界各國公認,含有多種抗癌物質,是研究抗癌藥物的重要原料。日本科學家從無花果汁中提取苯甲酫、佛手柑內脂、補骨酯素等抗癌物質,這些物質對癌細胞抑制作用明顯,尤其對胃癌有奇效。因此,無花果又有“抗癌水果”之美譽。 參考文獻 [1]胡雪梅,李金平,游勇,等. 無花果全株化學成分及藥用價值研究進展[J]. 四川農業科技, 2023(3):103-106. [2]黃丹丹,張吟. 無花果藥用價值研究進展[J]. 海峽藥學,2013,25(12):50-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