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前段時間,楊師傅卻發現自己的手指末梢經常出現麻木的癥狀,有時候還會刺痛。來門診檢查,被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楊師傅既苦悶又納悶:明明血糖一直控制的很好,怎么還是得了并發癥呢? 楊師傅這種情況其實不算少見,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楊師傅為什么會出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呢? 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小于50μμg/L(正常的取值范圍應該在100-300μμg/L之間)。 所以楊師傅的神經病變,與他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有關。 經過一段時間的補充后,楊師傅的手指麻木和刺痛感明顯減輕了。 那楊師傅為什么會缺乏維生素B12呢? 說起來,還是跟他的生活習慣有關:楊師傅是個非常注重養生的人,平時在飲食上十分嚴格,基本以素食為主,很少吃肉。 我曾經也勸過他,營養還是要均衡,瘦肉之類的還是要經常吃一點的。看來他并沒有聽進去。 維生素B12對人體有多種功能,但是人體自身并不能合成,只能通過飲食攝入。 它多存在于動物內臟、肉蛋類食物中。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缺乏。 一方面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多有忌口,很多人對肉類、蛋類等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攝入不足,特別是像楊師傅這樣的素食主義者,更容易出現營養性維生素B12缺乏。 另一方面,有些降糖藥,比如二甲雙胍,也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維生素B12有什么作用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發現歷史: 維生素B12的發現,曾經造就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 20 世紀初,歐美被“致死性貧血”的陰霆籠罩,很多科學家、醫生紛紛尋找治病良方。 1929年,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發現,每日吃半磅生的或輕微煮過的牛肝,會大大改善患者的貧血癥狀。 這三位科學家就是惠普爾、邁諾特及其助手墨菲。他們因為這個發現,獲得了193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生牛肝為什么能夠治療這種惡性貧血?科學家們繼續尋找答案。 1948 年,美國和英國的科研人員幾乎同時從肝臟濃縮物中分離出一種紅色晶體,這種晶體就是維生素B12。 1964年,英國科學家霍奇金因確定維生素 B12的化學結構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糖尿病患者何時需要服用維生素B12呢? 一、糖尿病患者若出現神經病變或視網膜病變等癥狀,可能需要服用維生素B12。 二:素食或純素食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維生素B12,因此需要額外補充。 三、長期使用二甲雙胍等降糖藥,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四、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對維生素B12的吸收逐漸下降,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出現維生素B12缺乏。 符合上面這些情況的糖友,最好定期測一下血清維生素B12含量,根據需要及時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