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座城市,因水而興、因商而盛 但如果提到上海的母親河,你會想到哪里 我想很多人想到不是哪條河,大概率會想到黃浦江吧 但是,你知道么 上海這座城市的母親河,除了更有名氣的黃浦江,還有另外一條 那就是宛若一條絲帶,流經上海八大城區的,最后穿過外白渡橋,投入滔滔黃浦江的 蘇州河 而在上海城市的頂層設計中,有一個很宏大的規劃,叫做:一江一河一江即為黃浦江,規劃長度50公里;一河為蘇州河,規劃長度42公里都投向了黃浦江沿岸的一江,北外灘、東外灘、徐匯濱江、前灘,都成為這城市的頭牌板塊我實地走到蘇州河沿岸,從長寧、普陀區,走到靜安、黃浦區,全程下來步行預計超過30公里花了大概整整三天,從近千張的海量照片中,抽絲剝繭各種信息之后要說到蘇州河的歷史,很多人可能回憶原本這里有多么的臟亂差在蘇州河和黃浦江的交匯處,甚至出現了一條黑黃分明的交界線
 不過,從80年代開始,蘇州河就開始全面治理水質,經過32年的整治,河水早已清澈,各種水鳥也絡繹不絕了屹立著密度很大的企事業單位、學校、機關、歷史保護建筑,更多的是居民小區中國最早的紡織、面粉、火柴、化工等民族工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沿岸崛起的相應的,蘇州河兩岸的用地情況極其復雜,各種不同權屬的建筑,把這條本就不寬的河流,圍擋的嚴嚴實實企事業單位的打開,如虹口地方海事局、中石化加油站、上海鐵路分局...還算是比較易于推進的而要知道,在蘇州河兩岸沒有貫通之前,河邊的小區擁有沿河權屬原來沒有貫通前,居民下樓就可以看到蘇州河且外人是進不來的但是貫通后,不僅社區往后退界了一步,等于把原來權屬于小區的沿河空間,拿出來和所有人共享了近百棟住宅、1萬多戶的居民,4個居委會,要超過八成同意,才能夠打開2019年的時候,同意的戶數不到10%,經歷多次的方案商討空間硬隔離改為用綠化帶隔開,將健身步道改為與小區原有圖案一致的地磚,根據不同區域居民意見選擇樹種…終于在2021年,普陀中遠兩灣城沿河岸段,完全貫通不僅是這個小區、蘇州河沿岸多個居民小區,如蘇堤春曉、半島花園、河濱香景園、大華清水灣等等背后各種多如麻的協調溝通工作之后,選擇了退界,將沿岸綠道拿出來共享給城市 如靜安區長壽路橋一段架空飛起的岸線,用向上求空間的方法,解決了段點的貫通如禮查飯店、上海大廈、外白渡橋、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河濱公寓等在100年的風云變幻中,她們仍然熠熠生輝,勾勒出歷史的剪影和國際化大都市的風情如果說虹口段是展示場,那么黃浦段就是給眾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濱水看臺,眺望對岸的歷史建筑從地磚到防汛墻的鋪磚,都采用了這樣的水磨石,有顆粒感,顏色明快,不沉悶讓華政成為全國首個全面對外開放的大學校園,原圣約翰大學遺留的27處中西合璧近代歷史文物建筑群 (來源:上海長寧)普陀區的天安千樹倒映在蘇州河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仿佛就是上海魔幻而又包容的寫照一河千面,這里精準詮釋了上海這座城市包容多元的氣質你知道嗎,蘇州河上一共有33座橋,而這些橋在這么多年里,除了它們都早已舊貌換新顏之外最大的改變,就在上海最大化利用橋下空間,在存量里做文章,一直是蘇州河改造的重點最熱鬧的要屬凱旋路橋下的健身空間了,是我看過的橋下空間里利用率最夠的顏值最高的要數,現在已經成為網紅打卡點之一江蘇北路橋下的蘇河超級管不僅打開了原本擁堵的公共空間,還增加了不少創意裝置,現場看到不少年輕人來到這打卡、休憩在普陀的武寧路橋下,多了一家橋洞咖啡店,咖啡師為聽障人士,據說在特殊時期這里還守護過風餐露宿的快遞員們,嗯,這很上海了 (來源:SUSAS)你知道嗎,在蘇州河邊的沿岸,大大小小分布著20多個驛站配備了休憩、充電、飲水、交流等便民服務、應急醫療、游覽問詢、公共廁所等10項基本服務設施它們不僅功能齊全,還和周邊景觀融合得很好,不僅提供了便民場所驛站本身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像一條珍珠串聯起沿岸的風景只有不斷的有人進入,使用這些空間,蘇州河改造才能發揮最大價值沿途行走的過程中,我看到最多的是,那些趁著陽光正好出來散步的老人和黃浦江相比,蘇州河的空間尺度更小(黃浦江江道寬度是蘇州河的十倍左右)沿岸的每一段,都有大量的椅子,它們的存在讓水更好親近這些椅子的材質乍看有些冰冷,走近一看,其實是木質的 包括我在靜安段步道看到了椅子被木質的扶手和小書桌隔開都能隨時隨地找到一個舒適的座椅,無論是看水看書看太陽放空...更絕的是長寧段,河道欄桿是波浪形的,與水波紋理吻合除了政府布置的椅子,居然還帶動了居民的參與,算是一種共建吧也把自己家閑置了的老沙發,加入蘇州河這場椅子的盛宴里來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真正感受到了“共享”的精神在蔓延,無論是城市,還是個體可以看到,與一般護欄平整的角度不同,這部分的護欄是內外都微微傾斜了我也是看過很多資料后,才知道這樣看似不起眼的設計,背后其實有人性化的思考 坡度的設計,正好解決了幾個沿河景觀公共空間設計會遇到的幾大問題首先,剛好人靠上去很舒服,確滿足了憑欄遠望看風景的需求 其次,這樣一來,上面不太方便放瓶子、杯子之類的東西,人也不太好坐上去 (來源:歪克思) 所以這樣帶有微微坡度的護欄,就不會出現,各種塑料瓶堆滿的美觀問題,也不會出現有人坐上去的安全隱患了,一舉兩得長寧段沿岸老小區密度較大,更多為了周邊居民的便民設備,遍布沿岸也因此長寧段沿岸的人氣也一直很旺,在這里你會感受到那些屬于煙火氣的日常這就是蘇州河的魅力,她讓人感覺,這座城市沒有距離,人人可參與,個體是其中的主角上海的歷史、風景、城市精神,在這42公里的濱水空間,閃耀著魅力 不過我沒想過的是,蘇州河沿岸的項目,居然會這么短缺如下圖所示,蘇州河沿岸,有可能在2024年進入市場的僅僅只有5盤尤其是一線臨河,更是屈指可數,目前只有越秀蘇河和樾府、龍盛福新里、淮安里這次在踩盤過程中,看到龍盛福新里的高層和疊墅產品,均已實景呈現,項目對岸便是九子公園 同樣,路過建設中的招商蘇河璽,立面也已經呈現得比較完整了,質感頗高級為什么要和大家盤點蘇州河旁的新房,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沿岸的河景房,不僅依傍著越來越美的城市景觀,享受上海斥巨資打造的綠化公共配套,又少有游客干擾從居住的體感上來看,可以說擁有這個城市最宜居的居住尺度這座城市,還有這樣一面濱水、歷史、生態、煙火氣交織的風景
以上為正文,來自喬不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