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受邀來到國家大劇院觀看 "和"國樂之春古琴文化體驗展 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國家大劇院 之前那次是為了看一場音樂會 演出在晚上 之前之后都很倉促 所以沒來得及細賞大劇院內部 此次才算是真正地走進大劇院 ![]() 沒有按常規由長安街來大劇院 而是從和平門溜達到劇院南側 曾經上下班都會坐車走長安街 每天至少經過大劇院北邊兩次 也曾經臨時起意提前下車拍照 但劇院的南邊卻基本沒有來過 天晴朗時間也充裕 正好都看看 北京人戲稱大劇院為<水煮蛋> 來到近前心里就想笑 真挺形象 鈦金板和玻璃構成的巨大蛋體 靜靜地臥在一個更大的水池中 這個造型實在很有些一言難盡 單說其實不難看 但所處的位置 和周圍環境 就顯得不那么協調 ![]() ![]() ![]() 前后圍著巨蛋整整走了一圈兒 各角度雖然相似 卻都有些變化 大劇院的觀眾入口在巨蛋的北側 走過一個很有儀式感的弧形樓梯 就來到半地下的劇院序廳和入口 過檢票口 是一個長長的水下廊道 廊道天頂波光粼粼 上面即人工湖 穿行于其下 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而馬上 就要來到更奇妙的空間了 ![]() 廊道盡頭是個橄欖型的小空間 前面是歌劇院的地下一層入口 欖尖的滾梯引導人上行到一層 隨著電梯漸升 眼前越來越明朗 巨大的公共大廳一下撲到眼中 ![]() ![]() ![]() ![]() 公共大廳整個兒被蛋形外殼罩住 拼合木條和鋼架玻璃形成的穹窿 從視覺上并無壓抑感也不覺單調 多變的點線面創造出美妙的光影 既有對稱又有不對稱 步移而景異 較之外立面的規矩簡潔 更為精彩 ![]() ![]() ![]() 地面也是一大亮點 簡直太美太奢侈 各種顏色紋路的巨型石材精心拼合 不同區域有不同效果 而且變化無窮 配合金屬木材及玻璃的質感和造型 再加上內部建筑和各種結構的設計 營造出來極其玄妙的空間視覺效果 ![]() ![]() 國家大劇院 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西,人民大會堂西側,由主體建筑及南北兩側的水下長廊、地下停車場、人工湖、綠地組成。 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筑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外觀呈半橢球形,東西方向長軸長度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軸長度為143.64米,建筑物高度為46.285米,占地11.8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總造價30.67億元。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及藝術展廳、餐廳、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 國家大劇院于1958年被定為國慶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2008年12月19日獲“魯班獎”;2009年10月28日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