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飲食、睡眠差,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作為一種痛苦的疾病,可能影響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造成精神痛苦并使人難以從事甚至最簡單的日常事務,以及影響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 最主要表現為,患者不僅感到一切都是空虛絕望的,甚至陷入莫名的悲哀與寂寞感。接下來不知為了什么,眼淚不停流下來,最后只想以死解脫。如果癥狀越來越嚴重,如同欲哭無淚之類的說法,整個人甚至連宣泄感情的力量都喪失了。 一旦被強烈的抑郁癥所侵襲,患者就會開始鉆牛角尖,并涌起各種自卑的妄想。除了各種妄想之外,還有源于心理力量不足的思考中斷之癥狀。在外人眼中看來,患者似乎已陷入癡呆狀態,但只要走出抑郁狀態,其思考力就會完全復原。 患者變得很浮躁,極易疲倦、自信喪失、對于任何事物都漠不關心,并逐漸將自己封閉于家中。這些癥狀稱為抑制,如果情況越來越嚴重,就會陷入“抑郁癥性昏迷”的狀態。 當患者進入抑郁狀態的最嚴重時期,假如原本一直躺在床上的患者,突然起床,并可自發行動,這就是所謂的恢復期,家人往往以為是病情好轉,但只要稍微讓患者離開視線,很可能就會發生自殺事件,所以千萬不可大意。 抑郁癥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患者常感到反復或持續出現的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全身無力、心悸、胃納失常、體重減輕等軀體問題,抑郁癥患者往往面容憔悴蒼老,目光遲滯,體質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減少,便秘,性欲減退,有嚴重的睡眠障礙,女病人常閉經。這些疾病無疑更增加了患者的精神痛苦,進而使得抑郁癥狀加重。 患者往往會伴隨煩躁、暴躁、易激惹、焦慮等情緒問題,甚至還會出現輕微的幻想癥狀和恐懼癥狀,給患者的心理健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好像是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一切,而且主觀性明顯。他們根據自己的悲觀理解解釋每天的人和事。一邊責怪自己,一邊責怪著外圍世界。反復的內心斗爭消耗著生命激情。芝麻大的問題被放大到西瓜大小。再進行不斷的追問、剖析,結果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跟抑郁癥患者在一起生活是很痛苦的事。抑郁癥患者不僅折磨自己,也會影響周圍人的生活質量。病情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往往思維聯想緩慢,并且語速饅,語音低,語量少,應答遲鈍,這使患者的人際交往困難重重。另一方面,重度抑郁癥使患者行動緩慢,甚至臥床不動,呈現抑郁性木僵狀態,幾乎完全剝奪了患者的自理能力。 我國精神醫學專家調查認為,抑郁癥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殺想法。據研究。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至少會患上一次抑郁癥。但患上抑郁癥的人大多數“身在病中不知病”。只有25%的患者知道。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臨床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為10%,其中有20%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盡管很多抑郁癥患者自殺前寫下的遺書中,都稱死亡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事實卻是嚴重抑郁癥控制了人的大腦,折磨人的精神,才逼得患者走投無路,選擇極端的死亡來解脫。 怎樣緩解抑郁癥?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空氣是一天中最清新干凈的時刻,早上鍛煉可以放松心情,調節情緒,有利于緩解抑郁癥患者行動遲緩、反應遲鈍、慵懶等狀況,減少患者消極負面的情緒,健康的身體狀況也有利于對抗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很長時間是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導致大腦部分精神系統紊亂,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常沒有緣由的亂發脾氣。所以患者要學會調理神經,學會放松自己。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種,如經常讀一些有趣的書籍,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看一些幽默的相聲喜劇等等。總之患者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放松下來。 不要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封閉自己,要緩解抑郁情緒必須要融入這個社會,正常的進行社交活動,放下對一些事物的偏見,拋棄悲觀厭世的消極態度,多出去與人交流,積極拓展自己的人脈,主動一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多出去走走,可以外出旅游,放松自己的心情,開闊眼界,有什么心事多和家人朋友傾訴。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性循環,負面情緒會慢慢減弱,你將重拾你的自信心。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經常笑、性格樂觀開朗的人,也許只是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這只是他想要讓我們看到的一面,但是也許在他的內心中,他很有可能正在受抑郁癥的煎熬,這就是被他人稱之為微笑抑郁癥。然而這種的微笑并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是感受,他們的內心可能是不快樂的,是悲觀的,并且內外情緒的不統一,也加重了患者自身的矛盾。 這些壓力對于尋常人而言實在爾爾,但抑郁癥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所以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郁癥患者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