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斷舍離計劃一周年。 ![]() ![]() 「林清玄」 林清玄把禪理寫進生活,又能從生活中品出禪機。以菩提之心寫世相疾苦。護生慈悲,佛性美學。文如流水,語似冬陽。 林清玄也是極度斷舍離的疏狂妙人,有一次林清玄和古龍拼酒,拿兩個臉盆盛酒,每人開了六瓶紹興老酒,各干一盆。 古龍死于酗酒造成的肝硬化靜脈出血。臨終前數日,他給林清玄寫了一幅字:“陌上花發,可以緩緩醉矣。”在古龍葬禮上,林清玄帶了48瓶頂級的XO酒,放在棺木里。這是古龍最喜歡的酒。 2019年1月22日,林清玄在自己的新浪微博發布一則帖文:“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因心肌梗塞猝死。 ![]() 逸廬習作涂鴉 · 潑彩青綠山水二幅(6尺全開180cm×97cm) 「三毛」 三毛寫了一篇散文《簡單》,文字非常斷舍離:我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我盡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泛濫。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簡單》最初在臺灣出版于 1983年7月初版。后來編入2004年8月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送你一匹馬》。 1991年1月3日,三毛因病在臺北榮民總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手術之后次日凌晨,三毛便在病房衛生間內用尼龍絲襪自縊,揮別生命斷舍離。這有點奇異,照理說,既然去意已決,何必多行手術? 逸廬習作涂鴉 · 潑墨寫意竹子二幅(4尺全開138cm×69cm) 「終活」 比“斷舍離”更高一個時態的另一個詞是“終活”。 “終活”也是起始于日本的流行詞匯。意思是,在臨終前好好安排自己的后事,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既然無法避免,不如好好面對。 日本人建議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活動,以達到簡化生活、減少壓力的目的。“終活”倡導的一項理念是:從40歲以后處理個人物品,直到辭世,漸漸放下一切。 生活簡單化,周邊清潔化,內心淡定化。“終活”計劃的大致時間表如下: 40歲,開始做減法,物品大量斷舍離。 50歲,處理賽車、登山包等運動器械工具類以后用不著的東西,處理掉90%的書籍。 60歲,處理不動產和家具,留一處簡單好管理交通方便的,或干脆去租一套生活和整理打掃方便的小房子住。整理銀行存折股票證券信用卡等,只留1張的最方便的銀行卡。 70歲,處理汽車,開始完全依靠公共交通的生活。處理藝術品古玩等收集品,走出對嗜好品的執著。精簡和處理相冊,留最小限的照片,并電子版化留一份給孩子。 80歲以后,逐步解約各類網絡的ID(比如郵箱,淘寶,支付寶,優酷,酷狗,K歌等等等等),只留一個電子支付,處理掉大部分鍋碗瓢盆等家里的其他日用品。住房的處理和最后的手機微信QQ解約要具體委托某人或某公司。 逸廬游歷紀念品 · 尼泊爾寺廟手繪唐卡(2006年/加德滿都) 「終活」 天下很大,時空更大。誰也不能確定,一定會有那么一個人,懷著相似的頻率,確認同樣的眼神,在某個寂寞的路口,安排好了一場初相遇。 所以,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一切都會消逝。曹丕在《善哉行》中嘆息道:“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何止人生如寄,光年有曲率,宇宙有盡頭,靈魂更不知道何處寄放。 逸廬習作涂鴉 · 潑墨寫意一幅(4尺全開138cm×69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