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的成語或者俗語中,有很多關于十年這個數(shù)字的,比方說十年樹木、十年磨一劍、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十年寒窗苦讀、板凳要坐十年冷等。在我看來,十年是個很特別的數(shù)字。 巴菲特也說,一只股票不想持有十年,那么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長期主義開始流行,大概不少人越來越意識到慢即是快的道理。在我看來,長期主義首先應該是一種思維習慣,其次才是一種行為模式。 至于多長才叫長期?是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亦或者一輩子,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基于流傳下來的許多前人還有不少名人關于十年的詞句,我更鐘情于長期主義是以十年為期。 以一個世紀一百年進行劃分,剛好可以劃分為十個十年。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芒格活了99歲半;中國人的老朋友基辛格活了100歲。 02, 把一件事做十年,鮮有不能做出點成績的。有人會反駁,我做某事十年了,但還在原地踏步。有兩本暢銷書,一本叫《異類》,一本叫《刻意練習》,大家可以去對比著閱讀。 十年,一些人能成為行業(yè)里的頂級專家,還有一些人只是在不斷的重復。二者的區(qū)別是,前者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前行,后者則是不停的圍繞原點轉圈,大家可以去看兩只驢的故事。 普通人取得成功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一個行業(yè)內或者一件事上至少扎根十年,三年五年都太短。時間會自發(fā)的淘汰掉一大批競爭者。 當人稍微有一點點能力或者一點點資本后,面前就會出現(xiàn)很多岔路口和可選項,也可以稱之為人們常說的機會或者誘惑。 這時候,是真正考驗長期主義思維的時候。不排除短期內,人們因為某個機會獲得暴利,尤其是股市里,短期還是長期對人性的考驗是最明顯的,這個我后面會接著講。 長期主義者對短期的事情會越來越無感,他們首先考慮的是一件事能不能做十年,或者十年后這件事會大致變成什么樣子。你拿短期的利益很難吸引到真正的長期主義者。 03, 單就拿投資來說,正如巴菲特所說,以十年的預期持有一只股票,這句話到底代表著什么?并不是說一定是持有十年,而是預想這只股票十年之后會是什么樣,就會知道現(xiàn)在該有什么樣的動作。 企業(yè)下一年會怎樣,很難看的清,也很難看得懂,但是企業(yè)十年之后大致會怎樣,總會有八九分的底氣,因為你能大概率判斷出企業(yè)的質地和估值。時間越長,判斷就會越準確。 就如我們知道我們的國家十年之后,或者時間在拉長兩倍,三十年之后,一定會比現(xiàn)在更富強,因為歷史已經證明必將再次證明,國家是向上向前發(fā)展的,縱然這個過程中,會經歷一些曲折和波折。 企業(yè)也是如此,之前我專門寫過,以十年為期,我們會在股市經歷什么。 十年,對一個剛出生的嬰孩來說,會經歷他完整的少年期。十年,對一個百歲老人來說,會度過他人生的十分之一。 十年,對中華五千年來說,也許只是十分鐘。十年,對人類歷史長河來說,也許只是眨眼間。十年很長,十年也很短。以十年為期,我們做我們能做的,也能得到我們能得到的。 //謝謝你能看到這里,點贊加關注,讓我們一起為財富和精神的雙重自由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