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永動機 讀完需要 速讀僅需 2 分鐘 / scan 結構 / scan design 由三種工作模式:
三種 mode 下的電路操作和對應的 clk 周期分別稱為 normal operation、shift operation 和 capture operation 通過使用額外的測試信號或測試 clk 區分不同的 mode ?? 下圖為 scan cell 示意圖,由一個 MUX 和一個 DFF 組成,SE 用于控制 DI 還是 SI 進入 DFF 如何形成 scan chain? 下圖為一個時序電路,其中有三個 DFF 將 DFF 全換成 scan cell(用 SFF 表示),將 SFF1 的 Q 端接到 SFF2 的 SI 端,將 SFF2 的 Q 端接到 SFF3 的 SI 端,從 SFF1 的 SI 端到 SFF3 的 SO 端,則是 scan chain
scan 電路中有兩種類型的 input:
PIs 和 PPIs 都可以設為任意值,唯一的區別是:
scan 電路也有兩種 output 類型:
POs 和 PPOs 均是可觀測的,唯一的區別是:
?? clocked-scan cell 也有 DI 和 SI 兩個端口(沒有 SE 端口) 輸入選擇使用兩個獨立的時鐘進行
clocked-scan design 與 muxed-D scan design 唯一的區別在于:
?? 這種 scan cell 包含兩種 latch:two-port Master D latch L1 和 slave D latch L2 LSSD scan design 要么是 single-latch design,要么是 double-latch design single-latch design
因為 LSSD 是用 latch 代替 DFF,因此至少需要兩個 system clk C1 和 C2(為了避免 comb feedback loops) 使用 system clock C1 的 Master latch 的輸出(L1)drive 的 comb logic,用于 drive 使用 system clock C2 的 Master latch 以下圖為例,SRL1 和 SRL2 的 output drive comb logic2,comb logic2 的 output drive SRL3 C1 和 C2 不能 overlap double-latch design 在 double-latch design,C2 和 B 為一個信號 并且 C1 和 C2 也是 nonoverlap
當 C 和 B 以及 A 和 B 均是 nonoverlap 時,test mode 和 normal mode 均是 race-free ?? enhanced-scan 允許典型的 scan cell 存儲 2bit data 如下圖,可以使用兩種 pattern,V1 和 V2
一旦 V2 shift in,就會施加 UPDATE 信號,以便將 V1 更改為 V2,同時通過在正好一個時鐘周期后應用 CK 將 output response 快速 capture 到 scan cell 中
|
|
來自: 新用戶62592529 >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