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 《1》 小時候,都聽過濫竽充數的故事。 在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特別喜歡聽人合奏吹竽,所以他找了300個善竽的樂師給他表演,并且給他們豐厚的報酬。 于是,就有一個叫南郭的人,對其心動了。 到齊宣王面前,吹噓自己竽吹得特別好。 齊宣王聽后大喜,便欣然把他也編進那支吹竽隊中。 可好景不長,齊宣王去世了,留下兒子齊湣王繼承王位。 齊湣王與他父親不同,喜歡聽獨奏。 南郭覺得自己不會吹竽的事要瞞不下去了,就連夜收拾行李逃跑了。 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道理,絕對不要有小聰明和僥幸的心理,覺得自己能瞞天過海。 假的就是假的,永遠也成不了真。 這個道理用在白茶身上也適用。 現今,許多商人都看中了白茶利益,紛紛涌入白茶市場,導致魚龍混雜。 而新手是最容易踩中陷阱的,比如在購買老白茶時,會有買到做舊茶的可能。 要如何分辨做舊茶? ![]() 《2》 看茶葉的顏色。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 第一點就是先觀察病人的臉色,才會有后續的詢問病情,診治病情,開藥,拿藥。 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分辨做舊茶上。 拿到一款老白茶,最先看到的就是它的顏色。 可以先根據外觀初步判定這款茶到底是不是做舊茶。 眾所周知,白茶的制作工藝,講究日光萎凋、薄攤薄晾。 在柔和的陽光下,伴隨著徐徐清風,讓白茶自然且緩慢地失去水分,并保留下絕大多數的養分。 萎凋后,進行烘干,文火慢烘,不急不躁。 白茶在簡樸且溫和的工藝下,體內的物質不會遭到破壞,葉綠素保存完整。 故而,呈現出整體顏色則是偏綠的,綠白色系的。 ![]() 具體說來,新茶時期的白毫銀針,整體外觀色澤是呈新嫩的綠色,有豐厚的白毫覆蓋在細窄的葉背上,綠白相間的。 白牡丹的新茶期,顏色同樣是綠白色系,是沒有過多人工干預的,屬于大自然的顏色。 而到了春壽眉,盡管因為采摘時間較晚,茶葉中會帶有少量含有黃色、褐色的葉片,但整體仍是偏綠的,沒有跳開綠白色系的范圍。 即使到了秋天采摘的秋壽眉身上,其顏色也是類似于秋天金黃的色澤,是大地的五彩色。 這樣的茶葉經過多年陳化,顏色也只會朝著綠色系逐步加深,從鮮綠、嫩綠變成深綠、暗綠。 而作為仿冒品的做舊茶,自然不會被精心對待。 常見的制作手法有兩種,分別為渥堆和高溫烘干。 以渥堆為例。 經過渥堆做舊的白茶,水分大量殘留在體內,與氧氣結合過度發酵,使葉綠素消失,生成茶紅素。 最終呈現在茶客眼前的就是不自然的磚紅色,甚至是暗黑色。 ![]() 《3》 做舊茶和老白茶,從氣味上也相差甚遠。 任何茶都有茶香,白茶也不例外。 新茶時期的白茶,有清新的毫香,馥郁的花香,令人流連忘返。 經過自然陳化且保存得當的老白茶,香氣層次是很豐富的。 如毫香,雖是白茶的品種香,但在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身上比較明顯,在秋壽眉身上則沒那么濃郁。 近似蕨類、狗尾巴草、蘆葦等植物曬干的干燥的氣息。 聞起來很自然,很親切。 提起香氣,就不得不提到老白茶的藥香,像是根莖類的中草藥熬水,逸散到空氣中的悠揚清遠的香氣。 此外,緊接著藥香后面出現的,便是荷葉香、竹葉香。 荷葉、竹葉的清香,落入茶湯,清鮮、沁涼。 ![]() 還會有一種特別的香氣出現。 就是會出現在優質老壽眉餅里的棗香,令許多茶客趨之若鶩。 除了上述的幾種香型外,老白茶還具備很多香型。 如花香、陳香、粽葉香等,都是可以在優質老白茶中聞到的香型。 而做舊茶,與真正老白茶相比,就遜色多了。 做舊茶,在經過堪比“滿清十大酷刑”的制作工藝后,茶葉本身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不僅顏色發生了改變,體內的芳香物質也嚴重受損。 所以比起被精心對待的老白茶來說,它的香氣是寡淡的。 更有甚者,還會出現悶味、酸味、腐爛味、海鮮味等等,令人厭惡的臭味。 ![]() 《4》 鑒別一款茶葉的真假,嘗湯是很有必要的。 買茶就是為了品嘗其滋味。 相信絕大部分茶友購買老白茶的初衷,都是為了嘗嘗其獨特的滋味。 新茶時期的白茶茶湯滋味,可用四字概括——鮮香爽淳。 而老白茶則是醇厚。 正宗的老白茶,在制作完,陳化后,里面的茶味物質是非常豐富的。 溶進茶湯里,盡是細膩柔和的口感,醇厚甘甜,回味無窮。 沖泡一杯2017年的秋壽眉。 沖出來的茶湯,像小麥啤酒的顏色。 花香清幽,藥香沉穩,湯水稠滑,勁道綿長。 ![]() 茶湯入口,口腔瞬間被香氣占領,口感醇滑。 輕晃品茗杯,還可以看到湯水似布丁般擺動。 咽下茶湯后,不久便能感到回甘生津,還伴有淡淡的、清幽的茶香。 而做舊茶表現就沒有這么出色了,它的茶湯空洞,毫無漿感。 因為它體內的營養物質,早在渥堆和高溫烘烤下,被消耗殆盡了。 沒有充足的內質釋放,稠滑度不足,滋味寡淡如水,甚至比涼白開更沒滋味。 這樣的茶湯咽下一口,不要說生津和回甘了,就連最基本的茶味,都是淡淡的。 嘗不到一絲清甜,還不如一杯白開水好喝。 ![]() 《5》 老白茶名聲響亮,受到不少茶客的喜愛。 但人紅是非多,白茶也一樣。 很多黑心商人為了賺錢,通過做舊的方法,得到老白茶,想通過老白茶大撈一筆。 這可就苦了,許多慕“老白茶”名而來的新手小白們。 非常容易踩坑,買到做舊的老白茶。 做舊茶在外觀、香氣、滋味上,都與真正的老白茶相差甚遠。 正如開頭所說的道理一樣,假的永遠不可能變成真的。 做舊茶永遠都不能飛升成真正的老白茶。 只要認真、仔細地辨認,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自己落入陷阱。 買老白茶時,多個心眼。 遇到那種價格低廉,年份有特別高的老白茶時,就要打個問號了。 很有可能是做舊茶假冒的老白茶。 當然,買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買。 不要隨意跟風,因為老白茶出名,就盲目的選擇購買老白茶。 那不就失去品茶的意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