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前面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了二八定律,也就是用20%的指令實現80%編程功能,那么學習這些指令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最典型的應用案例,那么本文就給大家挑出7個典型案例,幫助大家更快理解指令及提升編程思路!!
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因為這個案例是工控人的啟蒙案例程序了,你人生中的第一個案例是不是這個?但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一個經典的案例。這個案例是實現最基本電路的“與或非”的功能,也是你對比繼電器電路和PLC程序差異的起源程序!
之所以推薦這兩個案例是對掃描周期最好詮釋的兩個案例,講到PLC的話,就離不開掃描周期。而掃描周期又是PLC編程人員的痛點,而理解了這兩個程序之后,將打通你對掃描周期思路的大門。特別是很多面試考官喜歡問單按鈕啟停的問題,其實就是在考驗你對掃描周期的理解! 單按鈕啟停程序: 順啟逆停程序: 這里解釋一下順序啟動逆序停止的案例需求:就是每按一次按鈕啟動一個電機,按二次就啟動第2個電機,每次停止的時候是從后往前停止的。
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是因為它使用到了定時器的指令,而在實際項目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接通延時和斷電延時定時器的使用場景。 傳送帶順序相連,為了避免運送的物料在運輸帶上堆積: 按下啟動按鈕,1#運輸帶開始運行,10S后2#運輸帶自動啟動,再過10S后3#運輸帶自動啟動。 按下停止按鈕后, 3#運輸帶停止, 10S后2#運輸帶自動停止,再過10S后1#運輸帶自動停止。
注: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是因為它的編程理念是按步序來控制的,也就是第一步做什么,做完了之后,第二步,接著第3步…這種程序非常有條理,值得借鑒!!而最常用的兩個指令就是“傳送”和“比較”指令。 如圖所示為液體混合控制示意圖。液體混合控制器上有三個電磁閥(YV1-YV3)和一個攪拌機(M)進行控制。詳細控制要求如下所示: (1)按下啟動按鈕后,打開閥門A注入A液體,達到低液位感應器后停止注入A液體,穩液位30S后打開閥門B注入B液體, (2)當到達高液位后關閉閥門B,啟動攪拌機自動對混合液體進行2分鐘的攪拌,攪拌完成后讓混合液體從出料口流出; (3)等待1分鐘后,混合液流盡,出料口關閉。 (4)按下停止按鈕后,防止液體凝固,必須完成一個周期后才進行停止
注: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是因為在時間的項目中,有很多數據需要轉換,比如采集外部的溫度數據、壓力數據等,而這兩個指令就可以很好的效果!
注: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是因為移位指令可以在分揀控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讓我們編程更加簡潔、高效! 在傳送帶上有“0”,“1”,“2”,“3”,“4”,“5”總共6個工位,不良品檢測具體控制要求如下: (1)機械手把產品放在第“0”個工位,通過光電開關(或視覺)檢測。 (2)當機械手每放入一個產品,傳送帶移動一個工位
。 (3)當傳送帶每移動一個工位凸輪轉一圈(I1.1檢測到一個信號)。 (4)當檢測到不良品時,到達第“4”個工位氣缸推出。 (5)當不良品掉入箱體里,I1.2將檢測到一個信號,從而氣缸可以縮回。 (6)按下復位按鈕(I1.3),整個系統重新復位。
注:之所以推薦這個案例,是因為在PLC程序中有大量的數據需要進行運算,那么必然就需要使用間接尋址這個概念,這種尋址用的好將程序量大大縮短! 例:將0-9依次賦值給INT數組的10個元素 總結:這7個案例是比較常用且經典案例,我逐個把它挑選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工控行業人員!! 寫在最后: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幫忙點個“贊”和“在看”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