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額!搞錯了,應該是“舒服不過倒著”。 什么站呀!靠呀!都沒有比倒著躺著更舒服,所以如今很多人下班回家,放假在家,只想躺著。 要想躺的更舒服,那枕頭這種床上用品就非常關鍵了。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枕頭,那你的睡眠體驗和質量,遠遠比那差枕頭要好的多。 雖然如今市面上的枕頭五花八門,但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使用軟枕。
這一點未免讓人感到奇怪,睡硬邦邦的枕頭,大家肯定也試過,那是睡得相當難受。 既然如此難受,為何古人會選擇這樣枕頭?難道真是“高枕無憂”? 帶著這個問題,經過一番深入了解后,才發現古人選擇瓷枕是有很多好處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方便女性睡覺。 具體為何,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網上有一種說法,“枕頭”一詞的發明是三國時期的曹操所創。 據說當時曹操在征戰天下時夙興夜寐。有一個深夜處理軍務的曹操一頭倒在木匣上睡了過去,并且一覺睡到天亮,感覺非常的舒服。于是侍從就照著木匣的樣子做了墊頭寢具,曹操就管他叫枕頭。 但人們使用枕頭的記錄,卻遠遠比這個時間早。不過當時多為木枕、竹枕。河南信陽長臺關就出土了一個戰國竹枕。人們普遍用瓷枕時,是在瓷器業發達之后。 為什么會選用瓷枕、玉枕作為寢室中的必備品,主要有幾下幾點原因。 和當時睡姿有關。 俗話說“站似一顆松,臥如一張弓”,這是古代提倡的站臥姿勢。當時什么仰臥、覆臥在他們眼里,都不是正確的睡覺姿勢。只有右臥、羅漢臥才是最合理的。 側著臥,自然就有一個肩膀的生理高度,要是軟趴趴的一睡就塌了,反而睡得不舒服,所以睡又高又營的枕頭來說剛好合適。 另外就算你是仰臥,人類的脊椎也是有著弧度的,脖子那是屬于凹進去的。古人枕頭其實更多的是支撐脖子,而不是枕于后腦勺。 為了更舒服,這些瓷枕在最初設計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弧度曲度,能夠最大程度的符合脊椎曲度,保證睡眠體驗。 瓷枕可以消暑。 古人其實不傻,也會怎么舒服怎么來,這又高又硬的瓷枕,在炎熱的夏天,其實是一種用于消暑的寢具。 夏天天氣炎熱,古時候又沒有電風扇、空調等消暑工具,要想睡個好覺,涼席和瓷枕是必不可少。 因為瓷器具有冰涼特性,隔熱性很好,所以才會有“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體驗。 大家可以在網上看到古代的瓷枕形狀,有些小細節非常到位。比如瓷枕表面十分的光滑亮麗,比肌膚要涼的多。內部可以通風,這樣有助于散熱。 這樣的瓷枕接觸皮膚,就會感覺到通體涼爽,有助于消暑散熱,提升睡眠質量。 而隨著季節的變換,人們會轉而使用更加溫暖的布質枕頭。 方便女子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在古代人們對自己的頭發非常重視,不會輕易的剪發理發的,所以都擁有一頭長發。 男性的頭發還比較好打理,但對于普遍追求美的女生而言,對自己的發型則有著嚴格的要求。 一些發式、造型更是極盡繁復奢華,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打理。為了保持住自己好不容易弄好的發型發髻等,睡瓷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瓷枕的高度和形狀使得女性在白天淺睡時不會壓亂發型,能夠保持發型的完整和美觀。 要不然你選個軟枕,一睡上去就會被擠壓,精心準備的頭發可就全亂了。硬硬的瓷枕就很好地避免掉了這一點,減輕了她們的負擔。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瓷枕相比于軟枕來說還更容易清洗,而且使用周期要長,節約一部分資源; 還有瓷枕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可以在上面描繪不同的色彩圖案、詩詞歌賦等; 而且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狀,有錢可以用金枕銀枕玉枕來彰顯身份。這也讓瓷枕成為了彰顯出主人品味和社會地位的精美的裝飾品。 正因為有諸多便利的原因,才使得古人一直在用這又高又硬的枕頭。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硬枕已經不太符合人們的需求,反而是軟枕更加的舒服。 古代流行的硬枕,也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