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有了大格局之后,看誰都會順眼。 因為對于他來說,沒有必要跟別人過不去,跟別人過不去,其實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一直很大,三觀無法茍同,彼此的生活興趣愛好,也不可能重疊。 就像魯迅說的: “人和人的差異,比人和猿的差異還大。” 所以,面對這種無法改變的事實,以及無法創造的現實,我們只能讓自己學會看淡,看開,看透。 然后,放過自己,體諒對方,看誰都順眼,不會給自己找難受,這才是一種格局,一種智慧。 這樣的人,往往也能夠過得越來越篤定,越來越順遂。 ![]() 千萬別說教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選擇,都有自己的生活愛好。 我們千萬不能說教,畢竟,你喜歡的,對方未必喜歡,你討厭的,對方未必討厭。 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改變別人,其實就是在得罪別人,而且哪怕你用心良苦,最終也是收獲微乎其微。 甚至可以說,只能是起到相反的效果。 別人的人生觀,你認可也好,不認可也罷,不要去評判。 他人的價值觀,你肯定也好,討厭也罷,也不需要你來否定。 甚至可以說,別人的世界觀,你根本就沒有資格去說教,也沒條件鄙夷。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永遠無法感同身受,我們只有學會理解和接受。 然后你才會知道,如何對待自己,怎樣對待自己。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不要有強求的想法,也不要有勉強的意圖,很多時候,我們只有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 然后,嘗過痛苦的滋味,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和痛苦。 最終,我們才會有慈悲心,才會有平常心去理解對方,真正可以放過自己,讓自己每一天過得更輕松,活得更快樂。 人生不要有太多的想法,生活也不需要太多的壓力,我們只需要管好自己,不要去說教別人。 然后,看誰都順眼,誰都無法干擾到自己的心情,影響到自己的心思。 這樣,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生活才能夠越過越輕松,越來越美好。 ![]() 做好自己,莫渡他人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幫襯,以及付出善良,只不過是一廂情愿的。 因為對方極少有可能會知道感恩,懂得回報。 因為我們要有這么一個意識,很多人是無法被叫醒的,只能痛醒。 如果自己一廂情愿去改變,不遺余力去付出,很有可能到頭換來的,只是對方的涼薄,以及無情。 很認同一句話: “能讓人做出改變的,不是道理,而是南墻、是彎路、是栽跟頭。” 做人做事,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夠知道對方值不值得自己去提攜,去幫襯。 要知道,現實生活當中就有太多的吃力不討好的,甚至是好心被當成狗肺的事情發生。 所以,與其動不動就去幫助別人,耗費精神,浪費心情,不如學會冷漠一點,清醒一些。 如此,把自己的日子先過好,最終你才能夠活得更通透,更理性,也更順利。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 “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難念的經,可是不同處境的人又很難理解別人的苦楚。” 不要當一個閑人,更不要做一個多管閑事的人。 做好自己,擁有一種獨立的靈魂,不要去多管閑事,免得被拖累,避免被壞人,爛人,小人傷的遍體鱗傷。 做好自己,遠離那些自己認為不該深交的人,但是也不要直接得罪人。 而是要懂得保持一定的距離,知道保留一種邊界。 然后,看誰都順眼,看誰都可以,一視同仁,也能夠隨時抽身。 ![]() 看誰都要看得順眼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風水輪流轉。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站在了人生高峰當中,也不要覺得自己暫時別人過得好,就以為對方永遠也比不上自己。 你要相信,真正的強者,有能力的人,永遠都是謙遜的,低調的人。 他們有同理心,有敬畏心,也有平常心,愿意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強大個人心力。 然后,在人間道場上,面對世間磨難,我們要學會放下,包容,理解,釋懷。 然后你就會發現,無論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什么,我們都可以保持一種淡定、從容的心態。 最終,看誰都順眼,看什么都開心,從來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也不會瞧不起別人,更不怕被別人帶著異樣的眼光評價和議論。 而是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敬畏心,讓自己更加從容和淡定,也更加理性而自信地過好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