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提到著名的詩人,你會想到誰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唐朝詩人白居易。根據歷史資料記載,白居易曾經收到過一把精致的紅牙銀鏤尺,但這把尺的模樣,卻讓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并且不知道是如何使用的。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詩人,提到他的詩詞作品相信大家會快速想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等等。 在賞讀白居易詩詞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他是詩詞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比較通俗易懂,更注重寫實性,正因如此,后人稱其為“詩魔”。 白居易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他出身名門望族,從小就才華橫溢,入朝為官后,他關心民生,開創了著名的“豐樂亭賦”來改善民生狀況,雖然他遭遇抄家事件和多次被貶謫,但白居易始終樂觀面對生活。 白居易入朝當官后,他深受皇帝喜愛,當時他還收到皇帝賞賜的一個特別的物件,這件物件就是紅牙銀鏤尺,得到這個物件后,白居易非常開心,所以他特意寫一篇《中和節謝賜尺狀》,這篇作品不僅描繪出皇帝賞賜尺子的情景,還表達自己遇到此隆恩的誠恐的心情,如:“今日奉宣,賜臣等紅牙銀寸尺各一者……況以紅牙為尺,白金為寸,美而有度,煥以相宣,下明忖度之心,上表裁成之德。” 通過這篇作品的描寫,我們可以發現,皇帝賞賜給白居易的紅牙銀鏤尺做工十分精美,絕對是一件難得的物件,最關鍵的是,這件尺子是象牙材質的,被染成紅色,而皇帝賞賜白居易這把尺子,是希望白居易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權衡好利弊關系,執法的時候要像尺子一樣有法度,有尺寸,一定要公平公正。 現在,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目睹白居易獲得的“紅牙銀鏤尺”,只能通過描寫想象它的樣子,其實,國內曾出土過一把唐尺,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把尺子的樣子,在這把尺子上尋找“紅牙銀鏤尺”的風采。 專家們出土的唐朝尺子名為“鎏金花鳥紋銅尺”,現在被收藏在西安博物院,這把尺子長32厘米,寬2.4厘米,厚0.3厘米,是用銅鑄造而成,整體呈現“暗黃色”,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把尺子上面竟沒有標明數字或者刻度,上面只有花紋和豎線,我們可以看到,尺子上一半雕刻細膩的折枝串花,一半被分成五等份。 通過研究,專家們明白花紋和豎線的用途,原來每格里的1朵花+1只飛鳥≈3厘米,也就是說,唐朝的人是通過圖案進行測量的,不得不說,他們真的非常聰明。 在我國古代,尺子不僅是一種工具,它還是規矩和法度的代表,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尺子很常見,但是卻有很多人將規矩和法度丟在一邊,甚至直接踩在腳下。 看到發現的“鎏金花鳥紋銅尺”,我們也可以想象出白居易得的“紅牙銀鏤尺”的樣子。如果各位讀者對“鎏金花鳥紋銅尺”,去西安旅游的時候,可以去看一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