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除開中國之外的世界文明此時是個什么走向?總體來說有兩個。 一是新技能點創造的奇跡,即阿拉伯地區的宗教文明。(為不被吞,必須少用那個敏感詞,大家自己理解吧) 那個文明大力出奇跡,成為南亞、西亞、北非地區的霸主,至今都影響深遠。本部分的內容,在前第二個階段——文明開端有詳細論述,這里就不啰嗦了。 另一個是氣候。 氣候的全球性劇烈變化,使中國進入幾百年的紛亂時代(三國魏晉南北朝)。對于歐洲的影響是直接改變了歐洲的歷史走向,使歐洲從古希臘羅馬時代走進中世紀。歷史悠久的黑發人統治被金發碧眼的日耳曼民族取代。詳細可戳進去看舊文《為什么歐洲人有三種發色》。 這就是以日耳曼人為代表的“蠻族入侵”。 蠻族入侵不是由一個民族完成的,北邊的凱爾特,日耳曼,東邊的蒙古、匈奴等。這里面以日耳曼人的影響最大,此文就以此為例。 歐洲北部一直也是有人類生活的,不過因為自然緩解惡劣,所以發展得很緩慢。但窮則橫,維京海盜的威名揚于歷史。在環境極度惡劣時,他們為了生存也會南遷。 第一批南遷的是凱爾特人。他們紅色頭發,帶著原始部落的戰斗力在今英法德一帶站住了腳,就像凱撒曾經征服的法國高盧人,今天的英國蘇格蘭人。然而他們南下的時機不太好,那時候是公元前,正是非常厲害的古羅馬共和國時代,結果就是被融合。 到了又一個全球氣候大變冷的時代,北部的日耳曼人開始南下,時間大概是公元初到4世紀。 此時的西羅馬帝國走向了腐敗和衰落,南下民族從各個角度進入西羅馬帝國,或軟或硬。等羅馬人感覺到危機的時候,這些入侵的日耳曼人已經成為了強大的勢力,城內是蠻族雇傭兵,城外是蠻國軍隊。詳情可戳進去看舊文《蠻族與羅馬帝國:成兮,毀兮》。 羅馬帝國滅亡后,這些日耳曼人并沒有建立統一的帝國,大多數時間是各自為政,建立法蘭克、德意志、央格魯撒克遜等國,也就是現在歐洲主要國家祖先。 這些政權并沒有開歷史倒車,而是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有利部分,并結合本族特點,形成新的文明。不過,畢竟是落后民族,所以此時的歐洲文明是落后于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這也是歐洲文化學家更懷念古希臘羅馬而不是中世紀的原因。 對于基督教,因為古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長期扶持,以及多年戰亂時人們對基督教的依賴,基督教成為歐洲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想控制住局面,必須借助教會的力量。所以這些興起的日耳曼政權都選擇皈依教會。 各政權都不夠大,很少有能夠統一歐洲或持續較長時間的統治,所以在百姓心中,這些世俗王權像魔鬼一樣來來去去。在這亂哄哄的政局下,真正統治歐洲的是教會。 教會的統治比世俗王權統治更可怕。從統治范圍上看,世俗王權只控制人民的身體,而教會控制人們的身心;從權力大小看,世俗權力是有監督的,不合理隨時會被推翻,而教會權力只受看不見摸不著的上帝管,上帝的發言權卻被教會壟斷。 在這教權高于一切的中世紀,充斥著壓抑與窒息。這樣的絕望下,教會帶來的生命基本保障已經沒那么重要了。人的思想革命呼之欲出,文藝復興即將開始,近代也就要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