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發射基地的區位描述 ![]() 1.自然條件 (1)氣象條件:風速小,晴天較多,陰天、雷雨天少,大氣透明度好。 (2)地形地質條件:地形隱蔽性強(人煙稀少,安全性強),地質結構穩定。 (3)海陸位置:地勢平坦,海域開闊,便于全球跟蹤觀測。 (4)緯度位置:中低緯地區,因為緯度低,慣性離心力大且地轉偏向力小,航天器自轉線速度大,向東發射,節約燃料和成本,并能延長衛星的使用時間。 2.人文條件 (1)交通條件:陸路或海上交通便利,利于運輸大宗貨物。 (2)國防安全:建在地廣人稀(如山區、沙漠)地區,有建禁區的可能,也有利于保密。 (3)發射時間:多夜間發射,利于跟蹤目標進行觀察。 二、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的選擇 ![]() 1.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我國規模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主要區位選擇條件:降水極少且集中在汛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位于西北極端干旱區,以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極少,年降水量約80毫米,且變率大,季節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這里地勢平坦,人煙稀少,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少,日照時間長,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 2.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我國自主建設的第一座火箭衛星發射中心。主要區位選擇條件氣候干燥,降水少,霧霾天氣出現概率小。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地處黃土高原和太行山結合的山麓地帶以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干燥;晝夜溫差較大,日照充足,濕度較小。該中心所在地年平均降水日數偏少,發生強對流天氣的時間較集中,有利于衛星發射。 3.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我國衛星“天然發射場”。主要區位選擇條件:兼具低緯度和晴好天氣優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大涼山峽谷腹地,優越條件:一是緯度低(約北緯28°),海拔高(約1500米),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又可縮短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增加火箭的有效載荷。二是峽谷地形好,地質結構堅實。這樣的條件有利于發射場的總體布局,能滿足多個發射場的建設。三是晴好天氣多,發射窗口好。西昌年平均氣溫17℃,日照多達320天,幾乎沒有霧天,試驗周期和允許發射的時間較多。 4.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 我國首個低緯度瀕海發射基地。主要區位選擇條件:緯度更低,確保載荷更大,但對氣象保障要求高。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于緯度(約北緯19°)更低,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相比,這里發射的火箭可以使中國現有的運載火箭有效載荷增加300千克,節省的燃料可讓衛星多運行3年。當然,由于海南風雨、雷電天氣偏多,火箭發射對定時的精準預報要求極高。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079-地理(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