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北地?大拜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老年人的想法也在與時俱進,他們都活得越來越清醒了,大多數的活法都是這樣的: 重視健康 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老年人,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 包括那些整天跑去聽養生課的老人,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其實他們是希望通過吃保健品或者是買一些保健用品來促進自己的身體健康。 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有時候要有清醒的頭腦,有些保健品和保健用品還確實是沒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但這并不代表老人們不重視健康,而相反的是想通過保健品來延年益壽。 在飲食上有的老人也都非常注意,大多數人為了預防“三高”都少油,少鹽,少糖,做到葷素搭配,不會暴飲暴食,每頓吃個八分飽,有的老人甚至每一天只吃兩頓飯。 他們不再吃剩菜剩飯,而是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無論在公園里還是廣場上,到處都能看到老人們健身和曬太陽的身影。 哪怕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在體檢中心也能夠經常遇見,就是說他們時刻在關注著自己的身體情況,每年都會定時地去醫院體檢,目的就在于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把疾病控制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 小病能夠得到及時地診治,不會因為將來拖成大病重病而悔之晚矣! ?獨立居住 幾乎所有的老人,哪怕只有幾平米的小房子也都會選擇獨立居住,不跟子女生活在一起。 因為,他們清醒地明白,兩代人還是有代溝的,彼此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各有不同。 如果生活在一起,只能夠增加各自的煩惱,而沒有任何好處。 自己獨立生活在自己的老窩里,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躺就躺,想睡就睡,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是最幸福的選擇。 經濟獨立 現在的老年人無論是有退休金的還是沒有退休金的,都在經濟上保持獨立。 不會花子女的錢,絕對不會過伸手向子女要錢的日子,哪怕是農村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但凡他自己能干得動,他都會靠自己來養活自己。 還有一些條件好的,退休金高的老人反過來會適當地去補貼補貼孩子,以減輕孩子們的經濟負擔。 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錢早晚是孩子的,但孩子的錢跟自己無關。 盡管如此,有條件的老人們還是照樣會幫助孩子,沒條件的老人也絕對不會伸手跟子女要錢。 都生活得很有尊嚴和底氣,這就是現如今老人的生活的寫照。 勤儉節約 現如今的老人,無論是有退休金的還是沒退休金的,都是從艱苦年代走過來的,大家依然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不該花的絕對不會花,不該浪費的絕對不會浪費,省水省電等方面還依然如此。 有時年輕人肯定是不會理解,但是對于現如今的老人們來說,他們都是從困難時代走過來的,絕對不會浪費一顆糧食一滴水。 或多或少地都在存錢,哪怕存個3萬 2萬,4萬 5萬 還是10萬 8萬也好,有總比沒有強,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不會再婚 由于某種原因被迫成為孤家寡人的那一天,大多數老人選擇不會再婚。 原因就是兩個互不相識,毫無感情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只能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圖罷了,并且各藏各的心眼,不想老年生活過得這么累。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來養老問題會給子女增加沒必要的煩惱,所以為了不再自找麻煩,大多數的老人選擇不不會再婚。 自主養老 大多數老人的觀點還是老了不想去養老院,想自主養老。 不去養老院的原因,一個是考慮在經濟上有困難,因為現在大多數老人的退休金還是比較少的,如果住高端養老院住不起。 要是住普通的養老院,環境堪憂,所以大家心里都打怵,都不想走到那一步,都想靠自己在家養老。 再一個就是覺得養老院不自由,在自己家養老自己說得算,想吃啥吃啥,啥喝啥隨便。 可是,在養老院就得聽人家的擺布了,所以心里沒底,為了自由也不想去養老院養老。 當然了,這只是老人們自己的一廂情愿罷了,自己生活能自理時怎么都好說,等到失能失智時可就由不得自己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總之,我發現,現在的老年人都活得越來越清醒了:他們都非常注重身體健康;會選擇獨立居住,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經濟上也保持獨立,不花孩子們一分錢,反過來還要補貼孩子;生活上依然勤儉節約能攢錢就多攢;老了被迫單身那天,不想著再婚了來自找麻煩;到最后自己的愿望是不想去養老院,但失能失智的時候就交給孩子們吧。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夠得償所愿,安享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