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情況,借景抒情。作者為了把自己的感情委婉曲折的表達出來,常常借助于描寫景物。這種情況景先情后,作者先把景物描寫得繪聲繪色,為感情的抒發渲染了氣氛,烘托了氛圍,景為情設,情因景發。 ![]()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這首詩歷來為人稱道。其前兩聯四句寫景,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遠有近,遠近交叉;有上有下,上下錯落;耳聞目睹,感受深刻;清白對比,畫面鮮明;無邊不盡,境界宏闊。為后兩聯抒發孤獨漂泊、病弱遲暮的悲秋情懷提供了環境。此乃借景抒情。 ![]() 第四,情景交融。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含蓄地蘊藏在景物的描寫之中,而不是表白抒發出來。景中有情,情景交觸、渾然一體。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 這首詩,我們從詩歌的標題可以了解到作者對潤物春雨的喜悅之情。但是這種感情在詩文中并沒有直接抒發出來,而是通過作者的所聽所看所想而描寫出的景物表達出來的,含而不露,景中藏情,此乃情景交融。 |
|
來自: shawnsun007 >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