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發布之初就慢了半拍的騰訊,終于下場做App了。 5月30日上午,依托騰訊混元大模型打造的AI應用“騰訊元寶”正式對外發布。從小程序到App,由千億迭代至萬億參數,并升級為MoE結構的混元大模型,終于有了和文心一言、通義千問類似的獨立入口。 官方介紹稱,該應用包含 AI 搜索、AI 總結、AI 寫作等數個核心能力,能一次性解析多個微信公眾號鏈接及網址,并可閱讀處理PDF、Word、txt 等多種類型的文件。 近半年行業卷上天的超長文本處理,也在射程氛圍之內。 不過,比起獨立入口、常見功能,騰訊元寶最大的優勢和特色,或許來自它“并不獨立”的一點——它出自騰訊,微信也出自騰訊。 所以近水樓臺先得月,騰訊元寶能夠在運行中接入微信搜一搜、搜狗搜索等搜索引擎,直接檢索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池,并通過AI搜索增強,對用戶提出的問題給出比傳統模式更高效的解答。 從微信小程序中的混元助手,到深度融合軟件生態的元寶App,騰訊的AI超級應用,要來了? 專注C端 發布會一開場,騰訊混元大模型負責人劉煜宏先diss了一圈友商:三天兩頭刷榜,但用戶其實覺得不重要,也并不在意。 所以騰訊不關注、不盯著那些榜單。 在測評數據和用戶體驗上,騰訊淡化前者,把關注點放在了后者。 和前段時間藍媒君關注到的月之暗面Kimi、百川智能百小應類似,騰訊元寶App,目前也定位在一款面向消費端的AI應用。 并且,(暫時還)免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