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雖然年齡不算大,但卻出現了腰背酸痛,臂痛,甚至行走時腰不能伸直,手臂不可曲伸的情況。有的人還伴有失眠多夢,耳鳴,健忘,尿頻尿急等癥狀,整天精神疲憊,能躺著絕對不會坐著,一副身體被掏空的虛弱感。去醫院檢查,結果卻都顯示正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究其原因,多考慮是與腎精虧損,髓干精竭,血枯氣少有關。 一 腎精與血、髓的關系 髓由腎精所化生,腎中精氣的盛衰與髓的盈虧有密切的關系。“髓”包括腦髓、脊髓、骨髓,有養腦、充骨、化血之功。所以,補腎填精可以充養腦髓、滋養骨骼、化生血液。 今天梁醫生給大家推薦的這個古方,可以補腎虛,養精髓,同時強健我們的筋骨,行氣活血,讓我們元氣滿滿,遠離未老先衰。 二 方劑推薦——補髓丹 補髓丹,出自《百一選方》,由杜仲、補骨脂、鹿茸、沒藥簡單四味藥組成,取腎主骨生髓之意。髓充骨強,則筋骨強健。腰痛,臂痛,不可屈伸得除。 “補髓丹”方解 【藥物組成】 杜仲(去粗皮,炒黑色)、 補骨脂各300克 (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無聲為度,篩去芝麻) 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 、沒藥30克(別研)。 【用法用量】 上將杜仲、補骨脂、鹿茸一處為細末,入沒藥和勻,再用胡桃肉30個,湯浸去皮,杵為膏,入面少許,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每服100粒,空腹時用米飲或溫酒送下,鹽湯亦得,一日二次。 方劑解析: ●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以其綿厚的保護之力,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效用。 其次,由于其性味甘溫,燥而善走,能去關節濕邪,令腰膝酸痛得舒,腿足拘攣得伸。就像這味藥有趣的“拉絲”特點一般,可以連筋接骨,讓筋骨肌肉活動起來。 ● 補骨脂:補腎壯陽,可補充骨頭里的脂液,能使元氣堅固,骨髓充實。是腎虛腰痛的常用藥。同時還有補脾健胃之功,用之可以同補先天、后天。 ● 鹿茸: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稱鹿茸“善于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它可助杜仲補骨脂更好發揮功效,補精益血生髓,壯腰健骨止疼痛。 ● 沒藥: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中醫講“不通則痛”,無論跌打損傷還是心腹諸痛都可用其散血去瘀,消腫定痛。 ● 用法中提到用胡桃肉30個,胡桃肉就是核桃仁,性味甘溫而入腎經,能補腎固精。 補骨脂、胡桃肉配伍其實并不少見,是最常用的補腎藥對。最出名的莫過于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青娥丸。 附:青蛾丸 【藥物組成】 杜仲240g、補骨脂120g、核桃仁75g、大蒜60g。 【制作方法】 將大蒜蒸熟干燥,與杜仲和補骨脂一起粉碎成細粉過篩,再將核桃仁搗爛,與上述粉末摻研、過篩、混勻,制成丸劑。現在已有青娥丸的中成藥。 【功效主治】 為補腎強腰。用于腎陽虛衰,腰痛,起坐不利,膝軟乏力。 關于杜仲這味藥,梁醫生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括號內的藍色字體跳轉復習(一味“神仙”中藥,補腎是靈丹,養肝是妙藥,高血壓、腰痛都能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