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今日芒種,你們像地里的麥子,也即將搭鐮收割。這個時候的你們,或許心事重重,或許磨刀霍霍,或許拈花一笑。無論怎樣,黃土地上的六月,都會呈現這兩樣特有的,有關莊稼收割的大事:收麥,高考。農民們有流不完的汗水,你們有看不見的競爭。大家都忙著的時候,卻忽略了頭頂上的算黃算割和布谷。不妨,你聽聽。 孩子,算黃算割和布谷叫,它們似乎永遠是快樂的,敬業的歌唱。因為這是它們的職責所在,天性所在。它們不會在意今年莊稼的收成好賴,也不在乎莊稼能否收回來,它們叫,只因為到點了。考試也如它們叫,是到點了的事,是莊稼成熟了的事,也是把種的只要能收回來就已十萬幸運的事。 孩子,即將高中畢業的你,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嗎?你的目標只是考高分上名校當名人掙大錢,還是在把正常人做好的基礎上做其他事?你知道留洋的好多中國美聲歌手唱考試曲目全世界無人能及,而除此之外不及外國普通美聲歌手。由此得知,考試是一時的事,而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孩子,你的思維還停留在一次考試決定一生命運的層面嗎?如果是,我告訴你一個事實:今年大學生畢業1400余萬,某礦招聘本科生以上600名崗位,報名人數7000余人;各地銀行追債人員需求亦呈上升趨勢。是不是意味著,上大學是一回事,上社會就業是另一回事。那么,問題來了:人生是一次考試就決定全盤了嗎? 孩子,你讀過沒讀過一篇臺灣女作家劉繼榮寫的《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她的女兒非常自豪地說,我不想成為英雄,我只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她不想去名校學堂嗎,她不想把別人pk為她之后而永遠向前嗎,她不想這樣之后的輝煌人生可以讓她有尊嚴有地位?可是她認為,她坐在路邊鼓掌遠遠是其他一切諸事之首。 孩子,當我看著瘦弱矮小的孩子背著三四十斤書包的時候,我為你們熬到今天而心疼。當我聽到學生們的作業寫到凌晨,我牙齒咬的緊緊發聲;當我聽說備考的學生落發失眠廢寢忘食,我暗暗為他們祈禱操心;當我聽說孩子一言不合就生氣發脾氣,我知道這個世界的愛和善正在驟減……人是人,不是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