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強調,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材料二: 逢年過節,年輕人不愛拜年走親戚了。疏于與非直系親屬發生過多交往,這一現象被部分學者稱為“斷親”。新生代年輕人真的“斷親”了嗎?讀懂年輕人“斷親”背后的深意,才能促成他們“出走”后的“回歸”。 你對“斷親”這一現象有怎樣的思考?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重視情感交往,讓親情回歸。 2.親情,怎能一個“斷”字了得? 3.多向奔赴,讓年輕人“回歸”。 4.走親系親,從“心”出發。 《讓親情回歸》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孔子對親情的理解。然而,在當今社會,親情似乎逐漸被人們所忽視。我們需要讓親情回歸,重拾家庭的溫暖。 親情的回歸,需要我們重視家庭的價值。“家和萬事興”,一個和諧的家庭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為了工作和社交而忽略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我們應該意識到,家庭是我們生活的基石,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囂,親情永遠是最珍貴的財富。就像鐘南山院士,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奔赴一線。然而,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人,通過電話和視頻與他們保持聯系,關心他們的生活。這種對家庭的重視,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偉大人物的溫情一面。 親情的回歸,需要我們學會關心和陪伴家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句古詩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的深深關愛。我們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家人的需求,多與他們溝通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同時,我們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比如,一位名叫李子柒的網紅,她放棄了城市的喧囂,回到家鄉陪伴奶奶,用視頻記錄下與奶奶的生活點滴。這些溫馨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也讓我們明白了親情的重要性。 親情的回歸,需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庭文化。“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是親情回歸的保障。我們要傳承家族中的優秀傳統和價值觀,讓家庭成員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培養下一代的家庭觀念,讓他們懂得珍惜親情。在這方面,很多名人都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比如,傅雷家書就是一部充滿著父愛和智慧的作品,它展現了傅雷對兒子的悉心教誨和深深的父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讓親情回歸,用愛去呵護我們的家人,讓家庭成為我們永遠的避風港。 ID:zwxk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