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稱呼戴笠為國民黨軍統頭子,但他的職務一直都是副局長。那么你們知道軍統局局長是誰嗎?這位軍統局長死后被葬入八寶山,他是誰?他有著怎樣的經歷?
他叫賀耀祖,自軍統創辦以來就被任命為局長,而戴笠雖然一手創辦了軍統局,頭銜卻只能是副局長。賀耀祖憑什么能壓戴笠一頭,官比他大呢?
既然戴笠在軍統一手遮天,是真正的當家人,為什么非得在明面上要賀耀祖當一把手呢?
因為那個年代,非常講究資歷和出身,否則軍閥混戰的年代根本壓不住各方面的壓力。戴笠的資歷根本遠遠比不過賀耀祖,如果沒有賀耀祖當局長,只怕這個軍統局要正常運作起來非常困難。
賀耀祖是湖南寧鄉人,懷著救國救民的心,年紀輕輕就去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回國后他懷著一腔熱血參加了辛亥革命,此后長期追隨孫中山先生,為革命事業奔波操勞。
由于賀耀祖學歷高能力強,深得孫中山先生信任,在國民黨一直擔任重要職務。1927年北伐戰爭期間,他擔任北伐軍右軍第3縱隊指揮官,在北伐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賀耀祖參加革命的資歷甚至于比蔣介石都要高。所以,蔣介石在他面前都得禮讓三分。
1928年,賀耀祖率北伐軍和日本人周旋。按照當時的情勢來看,通過軍事手段完全可以解決這件事。蔣介石為了不得罪日本人,就把賀耀祖撤換了。這件事令賀耀祖非常不滿,但國家危難當頭,他依然還是選擇服從。
賀耀祖這樣有實力的人能加入自己麾下,蔣介石當然求之不得。大概有才之人都有傲氣,賀耀祖為人耿直,行事坦蕩,正義感強,不喜歡阿諛逢迎,有時候讓蔣介石很沒面子。這也成了日后他們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
1937年,蔣介石派賀耀祖到西北駐防。賀耀祖成了代理甘肅省的一把手,兼任甘肅省防空司令部司令,他一人坐擁行政軍政大權,一門心思積極為抗戰做準備。不僅修機場公路,還釋放大量被關押的我黨人員。
蔣介石當然明白賀耀祖所作所為是為了“促進國共合作統一戰線”,這與他的主張背道而馳,不過他敢怒不敢言,因為賀耀祖的實力和威望擺在那里。
1938年,賀耀祖被授予上將軍銜,并且擢升為軍統局長。賀耀祖對蔣介石的安排心知肚明,讓他當局長不過是為了堵悠悠眾口,為戴笠撐場面,讓國民黨資深元老沒有反對的理由。
了解這些道理,賀耀祖非常識趣,軍統的事務他一律不插手,完全放權給戴笠。不過,賀耀祖也在一些事件中看清了蔣介石的嘴臉,一步一步向共產黨靠近。
抗戰爆發后,全國各族各戰線人士都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的戰斗中。蔣介石卻打起了“攘外必先安內”旗幟,將矛頭對準了自家人。這引起賀耀祖的強烈不滿。
賀耀祖三番五次為了這個原則性方針,和蔣介石發生激烈沖突。幸好妻子一再阻攔勸告,賀耀祖才咽下那口氣,沒有再正面對峙,目的就是為了保存實力。蔣介石看他態度有所緩和,才繼續用他。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在抗日戰爭時期,賀耀祖才能利用職權多次暗中給我黨送了大量醫療物資和武器彈藥,給予我黨和軍隊極大幫助。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賀耀祖徹底看清了蔣介石,選擇站在人民的一邊。1949年8月13日,賀耀祖在香港率軍起義,徹底與蔣介石決裂。
新中國成立后,賀耀祖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投身到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先后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政委兼交通部長等重要職務,為國家發展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1961年7月1 6日,賀耀祖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2歲,中央為其舉辦隆重的追悼會。之后他被安葬于八寶山公墓,他也是唯一一位安葬于此的軍統人物。
結語:賀耀祖出生于中華民族搖搖欲墜之際,一生為國家民族征戰奔波。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賀耀祖摒棄黨派之爭,堅定地站在了人民利益的一邊,他的高風亮節值得后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