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元代書家虞集的小楷作品《禹貢》,紙本真跡,現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禹貢》出自古籍《尚書》,據傳為大禹所著的區域地理著作。虞集在書寫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將原文的第一句給漏寫了:“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虞集(1272-1348年)是與趙孟頫同時代的書家,祖上曾為南宋丞相,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傳文化教育。虞集比趙孟頫更善于混跡官場,看人很準。元文宗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提前站隊支持了。所以元文宗奪得皇位,他被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一輩子。 ![]() 摩詰君認為,虞集小楷的技法,應該是受過趙孟頫指點,可以視為趙孟頫弟子。后世明代書家李東陽的楷書,受虞集的影響。將李東陽的《右清明上河圖》和虞集《禹貢》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存在較大相似度: ![]() 請書友們具體欣賞: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