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云說:情商是讓別人舒服,但一定是利己的;無私是讓別人受益,但一定是自私的;真誠是讓別人放心,但一定是虛偽的。 如果為了別人舒服,自己卻很痛苦,那不叫情商高,而是智商低;如果為了別人受益,自己卻經受損失,那不叫無私,而是無能。” 俞敏洪說:“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能會說?道,并不是情?商高。真正的?情商高,是這個人?無論人?前人后,都被無?限?信任。 智商只是聰明,情商才是智慧。高情商的人,擁有為別人考慮的善意,方能口吐芬芳,從來不會以言徇物,也從來不會吝嗇對別人的贊美。 所謂的有情商的人,也就是會說話的人,不講道理。不辯對錯,不說負能量滿滿的怨話,不說傲慢無禮的狂話,不說傷害他人的狠話,不說帶有情緒的氣話。 所有高情商,背后都是好人品,站在別人立場,替別人著想,不揭別人傷疤,不讓別人難堪,不消費別人痛苦。 《菜根譚》說: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高情商,不是虛偽,而是真誠。與人相處,聰明不如真誠,精明不如厚道。 伏爾泰說:人是可以變得無情的,當他們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或者不愿失去某樣東西的時候,他們會不擇手段。 當你能被別人利用,人性就是善良的;當你影響了別人利益,人性就是自私的;當你觸碰了別人利益,人性就是惡毒的。 自私的人,有六大特征:心存偏見;利益為先;只顧自己;獨斷專行;自我放縱;以怨報德。 地道的自私自利,都會戴上無私的面具,然后打著為你好的幌子,設好陷阱來坑你。人都是自私的,為了滿足自己利益,作惡是沒有下限的。 敢自私的關系,才能更加持久;健康的自私行為,其實是自愛。當一個無私無名的老好人,不如自私自利的過好自己的人生。 《小窗幽記》說:“花枝葉下尤藏刺,人心怎保不懷毒。世間海水知深淺,唯有人心難忖量。” 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有人主動吃虧,不是傻子,就是騙子,一個人有能力愛自己,才會有余力愛別人。 《道德經》說:“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們的無私,是為了成就他們的自私。最大的自私是無私,最大的無私是自私。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無我即是無私,人只有感知自己的渺小,行為才會開始偉大,利他的本質是利己,利己的本質亦是利他。 德者,得也,人生的意義,在于取悅自己,而不是討好他人,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無私是手段,自私是目的。 劉震云在《一句頂一萬句》中寫道: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聰明的人,從來不會把人想得多好,而是尊重人性,順應人性。 所謂人品,都是人性的利己之心,互相博弈的結果。贏得尊重,是你比他強大很多,而不是你對別人好很多。 一味地善良,免不了被人利用與傷害。如果你對人性理解不透,推薦你讀一讀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 《一句頂一萬句》豆瓣評分9.0以上,獲得茅盾文學獎,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西方學者認為這是最懂中國人心的書,用最幽默的方式來說最深刻的哲理。 作者劉震云,是河南高考狀元,北大高材生,憑借《一句頂一萬句》《一九四二》《一地雞毛》《一日三秋》等多部名著,享譽中外。 讀完這幾本書,相信你會明白怎樣過好這一生,從此,不再為他人所擾,也不再被命運所困。 #頭條創作挑戰賽##微頭條首發挑戰賽##微頭條激勵計劃##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 |
|
來自: 昵稱12024175 > 《宗教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