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士衡①赴舉序 流凈途平,風高氣清,馬駿車輕,送君此行,顧非掩泣於湓浦②,悲歌于渭城者,何必愴怏而含情。雖然,有以規子也。親老弟弱,室廬蕭然,燠寒華枯③,將于子乎屬之,所責重矣。尚其勖哉! 決科猶戰也,請以戰喻。肩摩踵曳,鱗集毛萃,盱衡厲吻④,扼腕揚袂⑤,賈余勇而嘗素技者,皆吾敵也。攘而卻之,吾子亦勞矣。寧執非敵,武王所以誓眾;臨事而懼,仲尼所以語門人⑥。賁育⑦之不戒,童子厄之;魯雞之不期,蜀雞踣之⑧,勁敵在前,若之何勿畏?吾子講學甚力,涵養且久,則兵既厲而馬既秣矣。然而猶有病焉:氣揚而無降志,色驕而無俯容,或者其將振而矜之歟?懼猶不足,又振而矜之,恐乘隙搗虛瑕者畢堅,而勝負之勢未可料也。鞌之役,不介馬而馳之,齊師敗績;⑨伐羅之舉,趾高而心不固,莫敖以亡⑩。厥監不遠。吾子其圖之。 吾子辱與不肖(11)游,又辱賜之誠。是行也,竊將鼓噪以從其后,不幸而北(12),其曷(13)忍諸?捷音(14)一報,凱歌言旋。茲豈惟吾子之所獲,抑不肖實與光焉,敢不盡言!聞之曰:仁者送人以言。仁者之名,豈賤子所堪?抑朋友之道將善也,故以告。 注釋: ①王士衡:名權,自號狂生,真定(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人。從李純甫游,為人慷慨,于學無所不覽。 ②湓浦(pénpǔ):即湓水。位于江西九江的一支河流,發源于瑞昌清湓山,匯廬山下流水,經湓浦口注入長江。 ③燠寒華枯:冷暖榮枯。 ④盱衡厲吻:盱衡(xūhéng):揚眉怒目;厲吻:尖利的喙。盱衡厲吻,形容兇猛的樣子。 ⑤扼腕揚袂:握腕舉袖,表示激怒的樣子。 ⑥“寧執”二句:寧可抱著無人非敵的思想,這是周武王《泰誓》中對眾人說的話:“無敢有無畏之心,寧執非敵之志,伐之則克矣。”(《尚書·周書·泰誓》) ⑦賁育:孟賁、夏育,古時兩位勇士。 ⑧“魯雞”二句:魯雞: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之雞原始品種。《莊子·庚桑楚》:“越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越雞是一種小型雞,魯雞則為一種大型雞,善孵卵。春秋時期,魯國有地名“蜀”,故魯雞亦叫蜀雞。 不期:無準備。踣:僵仆,指大雞被小雞擊得趴下。 ⑨“鞌之役”三句:《左傳》成公二年載,齊國與晉國、魯國、衛國在鞌(今山東濟南)交戰,齊頃公輕做,不穿盔甲就去追逐,結果齊軍大敗。介,甲。師,軍隊。 ⑩“伐羅”三句:《左傳》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楚子辭焉。《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將莫敖率軍攻羅,因為輕敵,被羅與盧戎打敗。趾高:腳趾抬得很高。形容驕傲。 (11)不肖:自謙之詞。 (12)北:敗北,指落第。 (13)曷:怎么。 (14)捷音:即“捷報”,勝利的消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