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同學把申論當玄學,認為申論沒有什么固定的方法,考好考壞全看運氣。實際上申論也是一門特別科學的考試,只是學習過程比較玄乎罷了。 通過這些年對申論考卷的研究,以及參加省考閱卷的經驗,最終發現申論的核心就兩個:邏輯+關鍵詞。 但無論是邏輯,還是關鍵詞,學到什么程度,都很難定量。 不過只要按照這個方向去努力,那起碼有個好處,就是你能發現申論學習的樂趣,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懵懂前行。 今天以2023年浙江省考C卷的一段話為例,來揭示申論學習之道。 問題一:“資料1”介紹了龍港撤鎮設市三年來的改革創新實踐,請你概括其主要做法。不超過350字。 材料:①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是龍港設市后呼聲最高的民生需求之一,龍港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加快補齊龍港醫療衛生短板作為優先事項全力推進,2020年與溫醫大附一院達成智聯合作。②根據協議,溫醫大附一院對龍港市人民醫院全面運營管理。③依托“全托管”這一強大技術后盾,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磚瓦社區居民老王在龍港市人民醫院介入中心獲得了有效救治。④為讓更多市民切身感受到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幸福感,龍港在廣泛征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梳理形成10件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逐項分解落實責任,主動接受各界監督,確保高質量辦好民生實事。 我們先看邏輯,也就是這段話講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全段四句話,前三句都是講醫療的,第四句講民生實事,更準確的說是講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因此,屬于并列關系。那么我們的答案框架應該是包括這兩部分內容的,也就是醫療領域做了什么,民生實事領域做了什么。 邏輯分析完成后,就要學會找關鍵詞了,有人說:一本書80%的內容都是廢話,申論材料亦然。我們需要化繁為簡,找到每部分內容的關鍵詞句,這就是我們要的答案。 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我們所學的高頻詞、轉折詞、強調詞等方法了,許多同學學了很多方法,但是成績總上不去,不是因為方法不好,而是因為用的時機不對。 我們繼續看材料,先看第一句話,首先找到句子成分,提取主謂賓,也就是龍港市全力推進優先事項,與溫醫大附一院達成智聯合作。但是這樣的提煉沒有突出要點,語義也不完整,這句話主要是想講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所以我們可以概括為:優先補齊醫療衛生短板,與溫醫大附一院達成智聯合作。 再看第二句和第三句話,這兩句話要連在一起看,因為第三句話是通過舉例對第二句話的延伸補充,主要是以居民老王得到救治的案例,說明全面運行托管的成效,根據申論做題原則,案例證明的觀點是重點,這里面的關鍵詞是“全面運行托管”,閱卷時,看到這六個字就給分,但是答案不能只寫這六個字,我們要補充成完整句子:由其對龍港市人民醫院全面運營管理。 然后看最后一句話,還是先提煉句子主干,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增刪:龍港聚焦問題,梳理形成候選項目,分解落實責任,接受監督,確保辦好民生實事。但是這樣的提煉同樣造成語義不完整,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看字數要求了,如果字數足夠,那么就把最后一句話都抄了,如果字數不夠,我們就要注意提煉關鍵詞了,這句話顯然講的都是民生實事項目,圍繞這個問題,講了從項目形成到監督的全過程,因此,我們可以簡單概括為:通過廣泛征詢意見建議、聚焦問題,梳理形成十大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分解落實并接受監督。 然后我們還需要給這段話取個小標題,很顯然,這段話講的都是一個內容:辦好民生實事。 我們把這些內容寫在答題紙上,那么這段話的概括,基本不可能失分了,因為從邏輯到要點,我們都提煉到位了,沒有可以扣分的理由。 所以,申論并非玄學,也不是無法可依,只要認真分析梳理,哪怕不知道標準答案,大多數題目也是可以得到一個相對準確的答案。 近期文章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