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傳》,又名《五柳先生傳》,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自傳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反映了陶淵明飲酒、讀書、寫文的人生三大志趣,更展現了他那種超然物外,不慕榮利,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深深影響了后世無數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南宋時期的書法大家趙孟頫。 《五柳傳》趙孟頫書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畫家以及詩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他精通書法、繪畫藝術,尤其在書法領域,擅長篆體、隸體、真體、行書體、草書,尤以楷書和行書最為出色。他的書風秀麗,結構形態嚴整,筆法圓熟,開創了“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的楷書《五柳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楷書書法的名帖。趙孟頫在抄寫這篇《五柳傳》時,通篇字體筆勢使轉自然,框架結構方正圓潤,氣韻筆意飄逸瀟灑。他以自己的書法技藝,將陶淵明的自傳作品完美呈現,同時也借此寄托了自己向往陶淵明那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趙孟頫書陶淵明《五柳傳》 
在趙孟頫的筆下,《五柳傳》中的五柳先生形象躍然紙上。他安靜少言,不慕榮利,熱愛讀書,好飲酒,這些特質都在趙孟頫的書法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趙孟頫以其獨特的書法風格,將五柳先生的個性特點以及他的生活態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趙孟頫的楷書《五柳傳》不僅是他個人藝術造詣的體現,更是他對陶淵明精神追求的共鳴。他通過書寫《五柳傳》,將陶淵明的精神內涵融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中,使得這部作品具有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趙孟頫的楷書《五柳傳》是一部兼具藝術性和文化性的杰作。它不僅是趙孟頫個人藝術成就的見證,更是他對陶淵明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這部作品對于我們理解趙孟頫的藝術風格,以及他對于生活的態度和追求,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當今社會,我們或許無法像五柳先生那樣超然物外,不慕榮利,但我們可以從他的生活態度中汲取智慧,學習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和悠然。而趙孟頫的楷書《五柳傳》,則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和感悟的窗口,讓我們在欣賞其書法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來自歷史的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趙孟頫書陶淵明《五柳傳》 釋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特別聲明
|